-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理学第二部分练习题-药学专业-选择题参考答案
药理学练习题(二)
说明:A型选择题和B型选择题只需写答案即可,不用抄题目。
请各班课代表于11月21日将本次练习统一交到药理学办公室(1-352)。
A型选择题
8、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机制是:
A.特异性地竞争Ca2+受点,拮抗Ca2+的作用
B.阻碍高频异常放电的神经元的Na+通道 C.同苯二氮卓类
D.抑制中枢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 E.以是都不是
9、硫酸镁中毒时,特异性的解救措施是:
A.静脉输注NaHCO3,加快排泄 B.静脉滴注毒扁豆碱
C.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 D.进行人工呼吸
E.静脉注射呋塞米,加速药物排泄
10、抗精神失常药是指:
A.治疗精神活动障碍的药物 B.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C.治疗躁狂症的药物
D.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E.治疗焦虑症的药物
11、氯丙嗪的禁忌证是:
A.溃疡病 B.癫痫 C.肾功能不全 D.痛风 E.焦虑症
12、氯丙嗪长期大剂量应用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A.胃肠道反应 B.体位性低血压 C.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D.锥体外系反应 E.变态反应
13、可用于治疗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地西泮 C.苯海索 D.左旋多巴 E.美多巴
14、吩噻嗪类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是阻断:
A.中脑-边缘叶通路DA受体 B.结节-漏斗通路DA受体
C.黑质-纹状体通路DA受体 D.中脑-皮质通路DA受体
E.中枢M胆碱受体
15、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焦虑症 E.多动症
16、氯丙嗪对下列哪种病因所致的呕吐无效?
A.癌症 B.晕动病 C.胃肠炎 D.吗啡 E.放射病
17、胆绞痛病人最好选用:
A.阿托品 B.哌替啶 C.氯丙嗪+阿托品 D.哌替啶+阿托品 E.阿司匹林+阿托品.
18、吗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B.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C.黑质-纹状体通路 D.脑干网状结构 E.大脑边缘系统
19、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用于:
A.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急性锐痛 B.神经痛 C.脑外伤疼痛
D.分娩止痛 E.诊断未明的急腹症疼痛
20、对吗啡急性中毒呼吸抑制有显著疗效的药和物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咖啡因 D.纳洛酮 E.山梗菜碱
21、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是:
A.纳曲酮 B.喷他佐辛 C.可待因 D.延胡索乙素 E.罗通定
22、吗啡无下列哪种不良反应?
A.引起腹泻 B.引起便秘 C.抑制呼吸中枢
D.抑制咳嗽中枢 E.引起体们性低血压
23、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用哌替啶镇痛?
A.创伤性疼痛 B.手术后疼痛 C.慢性钝痛 D.内脏绞痛 E.晚期癌症痛
24、吗啡不具备下列哪种药理作用?
A.引起恶心 B.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C.致颅压增高 D.引起腹泻 E.抑制呼吸
25、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中枢PG合成 B.抑制外周PG合成 C.抑制中枢PG降解
D.抑制外周PG降解 E.增加中枢PG释放
26、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A.导水管周围灰质 B.脊髓 C.丘脑 D.脑干 E.外周组织
27、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A.阻断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B.降低感觉纤维感受器的敏感性
C.阻止炎症时PG的合成 D.激动阿片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28、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B.抑制环加氧酶,减少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C.抑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D.抑制环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E.激活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