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课网IELTS备考资料“人中窥文” ——浅析作文中的例证问题 出国英语考试有哪些 雅思6.5是什么水平 雅思阅读评分标准 托福阅读评分标准 雅思和托福的区别 今天智课教育雅思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中窥文” ——浅析作文中的例证问题,供大家参考,以下是详细内容。 在课堂上,我时常对学生说“文章就是人。完善的结构(structure)是骨架,充实合理的观点(idea)是血肉,生动扣题的例证(example)是精气神儿。一具骷髅只能被称为‘人体’;有血有肉可以勉强称之为‘人’,想要名正言顺地做人还需要灵魂或精神的支撑。” 在修改学生作文并倾听其反馈的过程中,我常听到或看到以下三种反应:1. “老师,写作文太痛苦了,像便秘一样,我就是憋不出来啊”(“油尽灯枯”型);2. “老师,你说我的第三和第四个观点其实是在讲一件事儿。你一说我觉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儿。”(“浑浑噩噩”型);3.“老师,你看我举了那么多观点和例子,怎么还是低分呢?”(“夸夸其谈”型)。针对这三种情况,我就来粗略谈谈如何培养“精气神儿”,使“血肉”能够饱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碰到过很多学生都很努力,随身带着单词本。记得我在大学时期考雅思时,除了一本词汇本以外,还有一本“例子本”,其中记录着平时积累下的一些好例子。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人一样,大家的美德都是从小培养,怎么能指望谁从小不受教育与约束长大后就一下子成为圣人呢?不管参加什么类型的考试,雅思、托福、SAT,只要你发现自己时不时地可能灵感枯竭,一定要摒弃临场发挥的想法,在考前就注重日积月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证的来源总结归纳无外乎有三: 1)网络中主动搜索。2)范文;3)生活; 关于网络,我主张同学们在自我练习时,写完作文后,再主动去网络中搜索一下有没有更生动的例子。如果在范文中看到了一些例子自己又不太熟悉,不妨上网扩充一样自己的知识,在自己运用时可以将简单的例子丰富化,或将一个例子用到不同的角度中去。就比如,有次我在SAT作文课堂上提到了一篇范文中引经据典使用了Alexander Pope的名言,那又有多少学生回家可以自己谷歌一下此人究竟何方神圣。看到他的名字有多少学生自作聪明地以为他是一代教皇呢?记得在那篇范文中,作者用英国诗人Pope的一句名言“Only a little knowledge is dangerous”来支持以偏概全的观点。如果我们稍作下拓展,会发现此人乖戾的性格与其在文学上的天才都能作为我们日后写其他作文时的储备知识。 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范文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学习范文的“骨架”,更要学习其“血肉”与“灵魂”。范文中的例证方法恰好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比如引经据典和范例比较。不妨将看到过的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彩例子记下,为我所用。但要特别强调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等于抄袭巨人。大家应该知道一字不动地大段默写范文中某大段的后果。在我的“例子本”中,不会出现大段的誊写。很多时候,我只是用中文记录了一个好例子的“5w”(who, when,where,what和why),下方用英语记下了某个描述时特别好的短语和一两句好句子。在运用时,完全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述出来的。 需要老生常谈的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例子,上至报刊杂志,下至道听途说,处处有“料”。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不用刻意追求“阳春白雪”,能运用莎士比亚乔叟、熟知华尔街动向固然很好,但不熟悉也丝毫不用慌张,自己的兴趣和生活中的细节都能成为好例子。比如,我曾有个学生SAT作文接近满分,整篇文章中,她大量运用了美剧素材作为范例,不仅开头和结尾引用了《绝望主妇》中的经典开场白,在正文中,以各种美剧中的情节和台词作为论证方式支持自己的观点,内容紧贴生活。显然,考官是很买这位美剧迷的帐的。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论证不清的原因追根溯源要么是“油尽灯枯”硬凑字数所造成,要么是逻辑混乱所致。前者可以用上述两项方法解决。后者落实到例子的列举上有如下表现:一段中举了好几个例子,却在论证好几个不同的论点;上下两个论点不同,但举出的例子却在说同一件事儿。 这样的表现显然错在学生的“思”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写作文时提笔就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回头再大段落删,这其实是无意义的举动。建议同学们在动笔前先思考,再动笔,瞻前顾后,不要舍不得事先“枪毙”一些“余料”。动笔前要思考的是每段论点是什么,互相之间有没有重复的意思,没有重复的话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清楚之后再相应扩展例子。大家必须明确例证是为观点服务的。观点不清,例证便是多余;思路一乱,所举之例也形散神散无疑。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质量质量,质应大于量 就如人的品德有高低,文章见地分高下。例证也有好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年金融考研知识点:货币与货币制度.doc
- 17、《安塞腰鼓》.ppt
- 272《志怪录》(明)祝允明.doc
- 3月8日上报檀香刑论文.doc
- 《空气调节》习题集.doc
- 临床药学排名.ppt
- 乡镇公务员面试题解析.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ppt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