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右侧ABI=右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左侧ABI=左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 ABI定义的正常值为1.00-1.40,≤0.90定义为异常,0.91-0.99为临界,>1.4表明血管严重钙化或弹性减低 * 测定ABI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判断从心脏到踝部之间是否存在严重循环阻塞性疾病 对阻塞严重程度提供初步评估的依据 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患者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疼痛,ABI可以正常或踝部动脉压力或症状不符 可用于预测肢体存活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生存率 可用于检测无症状肢体的血管病变 * ABI运动试验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6分钟步行试验:可以合理地对跛行的功能缺陷、老年患者的治疗反应及不适宜作平板运动试验的人群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值或临界值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别真假间歇性跛行;评估LEAD患者的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病变程度提供客观证据和对治疗的反应;评估运动安全性和个体化运动治疗方案 对于静息ABI为0.90以上,运动后1minABI下降20%可诊断LEAD *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动脉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好,对诊断LEAD的解剖定位和狭窄的严重程度很有帮助。用于监测静脉旁路行股-腘动脉和股-胫-足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用于选择适合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旁路手术的患者,帮助选择外科手术吻合部位,评估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后的血管通畅情况 CT血管成像(CTA):目前较为先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诊断LEAD患者的病变部位和明显的狭窄,用于对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有禁忌的患者,对肾功能不全和高龄的患者使用受限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诊断LEAD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可用来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例,用于选择适合外科旁路术的LEAD患者和外科吻合部位,用于LEAD患者血运重建术后的检测 动脉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用于考虑行血运重建的LEAD患者需进行主动脉及其分支DAS检查,对于CTA仍未能明确诊断而临床上有明显动脉缺血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作动脉造影 * 由于很多PAD无症状,建议对于以下PAD高危患者应进行ABI检测以进行筛查 <50岁,糖尿病患者或存在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50-69岁具有吸烟史或糖尿病史 ≥70岁 腿部劳累症状(提示跛行)或缺血性静息痛或伤口不愈合 下肢动脉搏动异常 已知冠状动脉、颈动脉或肾动脉粥样硬化 * 国内最新版指南中对LEAD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 LEAD的诊断:有下肢缺血症状或体征,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静息ABI≤0.90,或运动后ABI下降20%,超声多普勒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显示下肢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可诊断为LEAD 急性肢体缺血 (ALI)的诊断:在动脉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有提示肢体缺血的5P表现——疼痛、麻痹、感觉异常、无脉和苍白(Pain、Paresthesias、Pulselessness、Pallor)的患者,可诊断为ALI * 另外,国家卫生部也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颁布了强制标准,下肢ASO的主要诊断标准如下: 年龄大于40岁 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 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ABI≤0.90 影像学检查证据:彩色超声、CTA、MRA和DSA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应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病变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前四条可以做出下肢ASO的临床诊断。ABI和彩色超声可以判断下肢的缺血程度,确诊和拟定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妨方案时,根据需要进一步行MRA、CTA、DSA等检查 * 在临床上,疾病千变万化,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临床上,LEAD应与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或其它疾病相鉴别 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发病,多见于心源性或动脉性血栓栓塞,如房颤并心脏附壁血栓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重的全身中小型动、静脉的阻塞性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 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常有散在的紫斑、缺血或坏死,常有发热、乏力、体质量减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并常伴有内脏器官病变,很少引起较大的动脉闭塞或动脉搏动消失,要确诊此病,需行活检 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发病较急,多并发于其他疾病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电子技术4讲义.ppt
- 系统性红斑狼疮01研讨.ppt
- 建筑电气工程识图课稿.ppt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研讨.ppt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2003版)研讨.doc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研讨.ppt
- 上海波司登信息科技运维监控项目-项目启动会讲义.ppt
- 系统性血管炎诊治进展梅长林研讨.ppt
- 客房消防培训课稿.ppt
- 客服话术、维权、中差评电话沟通要点课稿.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