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2化学古海洋学进展答题.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生产力的示踪剂: BaSO4累积速率:Sed trap BaSO4 vs OC flux 231Paex/230Thex:231Pa、230Th颗粒活性的差异 自生U:颗粒有机物通量变化导致的U形态变化 化学古海洋学示踪剂 古氧化还原电位的示踪剂: Mo、V、U、Cd等 化学古海洋学示踪剂 Plankton cooled a greenhouse Bains et al., Nature, 2000 化学古海洋学进展 《海洋化学进展》讲座2 陈 敏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世纪” 事件描述 在白垩纪最晚期至第三纪最早期(距今 6500 万年),大量生物突然灭绝: (1)陆地爬虫类的属数(包括恐龙属)由 54个 降为 23 个; (2)海洋浮游生物从 298 属减到 173 属; (3)海洋底栖生物从 332 属减少到 99 属。 在白垩纪最晚期,地球生物属的一半以上突然消失,真正灭绝的属数可能更多。 事件经历的时间 大灭绝用了多长时间?它是一次短暂的只持续数年或数个世纪的事件,还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历程? 白垩纪与第三纪岩层之间的黏土层(1 cm),地磁反转记录显示,其时间间隔为1000年,其后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为 50 年。 嫌疑犯是谁? (1)海水盐度变化:北冰洋(湖)淡水的输入 ——无法解释恐龙和许多陆生植物的灭绝。(2)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 ——发生的时间较长,且时间上无法和大灭绝吻合。在地球历史上重复发生,但为什么没有全部均伴随大灭绝。 (3)火山爆发 ——印度德干岩群的巨大火山爆发。发生时间持续0.5 Ma,与大灭绝不吻合;证据不可能全球分布;强度无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4)地外物质的碰撞: 矿物学(冲击石英)证据 Ir元素异常 187Re-187Os同位素异常 嫌疑犯是谁? 灭绝生物的手段是什么? 大碰撞冬天:产生的灰尘遮蔽整个世界,缺少阳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导致食物链崩溃,温度降到极低。 过冷与过热:温室气体(H2O、CO2)导致在大碰撞冬天之后的过热阶段 酸雨:导致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大规模灭绝 火焰山:碳黑证据,现有一半森林燃烧 直径数十公里的彗星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产生数亿个百万吨级的大爆炸。相当于全世界现有核武库(10000个百万吨核弹头)的10000倍。 存 疑 生物灭绝的周期性:伴星理论,3200万年? 陨石坑在哪里? (直径150 km;印度洋?) 几次碰撞? 彗星还是小行星? 火山的作用如何? 启示 如果6500万年前的一次偶然碰撞真的抹去地球上一半的生命,那么这种灾难在我们星球的生命演化史上一定扮演着重要角色,成功的物种不仅仅是适应的,也应该是幸运的。 化石证据显示,在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之后,生物进化的速率明显加快,幸存的生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化来占据空闲的生态位。当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开始了爆炸式的进化,真到最终产生人类。因此,人类的存在应归功于那场使恐龙灭绝的大碰撞。 可以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科学家是非常幸运的,古海洋学家只能想象将地球放入一个巨大的试管中,然后往其中大气充入几亿吨的CO2,来观察该过程对生命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启 示 过去30年古海洋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标准方法与新发展的技术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了解。高时间分辨率的研究使我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快速程度感到惊讶。一些看来无望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一些看来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化学古海洋学发展概况 (1)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的发展和应用 (2)过去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 化学古海洋学研究内容 A world in rapid transition 温度的年代际变化? Ivany et al., Nature, 2000 温度的季节变化! 温度的季节变化幅度 两个新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标准工具: (1)氧稳定同位素技术:从少量实验室的研究演化成常规的测定技术,现在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个18O数据产生。 (2)微古化石技术:从几个种类的半定量研究发展为多种类的基于统计平均的定量研究。 14C测年法、U系测年法和古地磁测年法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完善。 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的重要进展 1950s,Emiliani测定了有孔虫化石中的?18O,发现 气候存在周期变化,并提出了轨道隔热理论加以解释。但直到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