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批判性思维目的与问题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批判性思维目的与问题分析

* 虽然也有疑问号,但目的是却是句号,也即目的是消灭疑问号。 中国人的思考就是解决问题,其实思考首先是提出问题。 * “你们两个一张床,怎么睡?” “你眼睛长在哪里去了?”--你怎么回答? 我能得多少?--我能贡献多少价值? 我怎么防范他? 1. 究竟德国的软件收不收钱?2.若收费,哪些方面收费?3. 收费的标准是什么? 4. 与其百姓的生活有何影响? 这是好问题吗? 1、请用你的矛扎你的盾,究竟是矛断还是盾破呢? 2、万能的上帝是否能造出一块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3、郭德纲老师,您的微博粉丝数近日终于超过了苍井空老师,对此您怎么看? 4、你幸福吗? A B 在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课后阅读:王小峰 《告诉你什么样的才是好问题》 坏问题:其他的例子 下面是一些我们需要提防的坏问题: 1·忌讳性的问题: “你们怎么还不生小孩?” 2·指责性的问题: “你为什么一个碗都洗不干净?” 3·自我设限的问题: 家长:“孩子软硬不吃,怎么办?” 老师:“讲什么学生都不听,怎么办?” 4·其他的坏问题… 比如雷人的…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1.这段话及文字的结论是什么? 2.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3. 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证据、数字可信么? 4. 哪些词句有歧义? 5. 推理有误么? 6. 哪些信息被遗漏了? 7. 这个结论合理么?是否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1. 这段话及文字的结论是什么? 2.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网络留下当今时代最真实的声音。 ——胡一虎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3. 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证据、数字可信么? 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 你有红色的水,因为物质是那个色的对吧? 你比如放上一把红小豆,咱煮出来的水也可能是红色的对吧? 不等于不达标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4.哪些词句有歧义?   @亚太数码通讯:“假如本届伦敦奥运会结束时,中国代表队能在金牌榜上排第一,现决定:参与转发本微博并关注@亚太数码通讯的一人送一台iPhone4S。并@5个好友!绝对真实!(不玩文字游戏!欢迎截图!快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来吧!!!)”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5. 推理有误么? 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你只好去做人人羡慕的律师、政客或这个那个,于是你就不会快乐,因为那份职业会变成毁灭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克里希那穆提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6. 哪些信息被遗漏了? 提问题时我们应考虑: 7. 这个结论合理么?是否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 近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还有29名是硕士 。 “搞卫生还是搞编制?”——@中国经营报 提出你们的好问题 人民网调查显示:65.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访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73.7%的受访者认为“官迷”最迷“灰色收入”;评价人看官阶等级的占66.1%;对做官的亲友同事以职位称呼的占53.8% 官本位现象严重 ········各个“分号” 数据哪里来的?65.8%的受访者是谁?有代表性么?其他人的观点是什么?这段话的出处? “官本位”?“灰色收入”? 这段话为陈述性语言,推理较少 6. 多少人接受调查?几次调查?访谈还是问卷?网络、街访或是其他? 7.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公务员是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 记者质疑美外交部发言人 1.这段话的结论是什么? “美国的对此的正式称呼是什么?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还是两者都可以?” 2.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证据、数字是什么?可信么? “你们不站队,但同时又认为,这些岛屿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对吧? 3.哪些词句有歧义? ”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 4.推理有误么? ”你觉得这两者矛盾吗?“ 5.哪些信息被遗漏了? 《美日安保条约》 6.这个结论合理么?是否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 ”你是否认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小结: 1、目的指导着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它决定着我们的方向; 2、问题是思考的起点,好问题常常胜过好答案。 课后作业 读后感 要求: 1、 课后阅读王小峰的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