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课程 ——常见食用菌知识图解 褐寓褶伞 子实体丛生一起,菌盖较小,直径1-5cm,半球形、扁半球形至平展,边缘稍翻起,初期灰褐或暗灰褐色,渐变灰褐到浅灰褐色,表面近平滑。菌肉白色或污白色。菌褶直生或弯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密,白至污白色。菌柄近圆柱形,弯曲,长3-9cm,粗0.5-0.6cm。???????????? 秋季生林中地上,多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可与树木形成菌根。 分布于河北、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地。 可食用,味道较好。 白黄侧耳 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蜜环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5-13cm ,粗0.6-1.8cm,同菌盖色,有纵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 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 硬柄小皮伞 又称硬柄皮伞、仙环上皮伞。 子实体较小。菌盖宽3-5cm,扁平球形至平展,中部平或稍凸,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时稍显出条纹。菌肉近白色,薄。菌褶白色,宽,稀,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4-6cm,粗0.2-0.4cm,光滑,内实。 夏秋季在草地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有时生林中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青海、四川、西藏、湖南、内蒙古、福建、贵州、安徽等地区,它是著名的形成蘑菇圈(仙人环)的种类,由此而流传着许多关于蘑菇圈形成的美妙神话故事。 此种蘑菇有香气,味鲜,口感好。可药用,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 金针菇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1-5cm,幼时扁平球形,后渐平展,黄褐色,中部肉桂色,边缘乳黄色并有细条文,湿润时粘滑。菌肉白色,较薄,褐白色,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弯生,稍密,不等长。菌柄长3-7cm粗0.2-7cm,黄褐色,短绒毛,纤维质,内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紧紧靠在一起。 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阔叶林腐木桩上丛生。 分部在我国各省区。 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此菌可使树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 双孢蘑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 生林地、草地、田野、公园、道旁等处。 草菇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5-19cm,近钟形,后伸展,中部稍凸起,干燥,灰色至灰褐色。中部色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菌肉白色,松软,中部梢厚。菌褶白色,后粉红色梢密,宽,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5-18cm,粗0.8-1.5cm,白色或带黄色,光滑,内实。菌托较大,杯状,厚,白色至灰黑色。 秋季在草堆上群生。我国南方多用稻草进行人工栽培。 分布于我国河北、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四川、西藏等地。 可食用,肉脆嫩,味鲜美。可药用,其性寒、味甘,能消食去热,增进身体健康。 稍厚或厚,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3-8cm,粗0.5-1.5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内实,纤维质,菌环易消失,白色。 冬春季,有些地区夏秋季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按发生季节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