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参考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参考 教材说明 〔解题〕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三四千兵力进攻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这一带隐藏着许多干部和三四万名群众。由于我主力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因为力量悬殊,决定将干部和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六班担任掩护。六班五个战士完成任务后,为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狼牙山峰顶。在子弹打光后,他们英勇跳崖,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挂住负伤,后脱险。1942年4月,晋察冀军分区在狼牙山建烈士塔,后在日军扫荡时被毁掉。1958年人民政府在狼牙山棋盘陀重建烈士纪念碑。 本文记叙的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结构分析〕 本文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的,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 全文记叙顺序可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语意理解〕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这句话表现出五位战士有惊人的勇敢和坚定的任务意识。他们不是一般地打击敌人,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吸引大批敌人,保证群众和主力转移。“一边……一边……”这个并列复句,说明五战士既英勇,又善战,他们是用智慧和勇敢在战斗。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记叙了五位战士选择绝路的目的和过程。五位战士已经完成了任务,完全可以安全地追上大部队,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为更好地保证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自觉地引敌人上绝路。在“生”与“死”面前舍“生”而取“死”。“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众战士一声“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足见战士们的坚定、果断。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体现石头砸敌人的迅猛、有力与密集。写石头“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砸向敌人,这是采用比拟手法写的,揭示了五战士英勇战斗的力量源泉。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两句赞颂五战士的壮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能做到坚强不屈、英勇战斗。“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点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写作特点〕 1.全文突出一个“壮”字。 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的。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2.通过对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 全文无一句人物心理描写,也无一句战士表态式的豪言壮语,其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对完成任务的坚定以及可贵的牺牲精神,都通过人物语言与行动揭示出来。比如,班长一声“走”,简洁明快,表现其态度坚定、判断果断、情况急切的情境,“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表现战士沉着、冷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写出壮士对祖国、人民的留恋、热爱与忠诚,对群众与部队成功转移的欣慰和完成任务的欣喜。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