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解析

3.粮食、固体、颗粒状样品 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4.液体、半流体样品 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 5.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 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 于10个。 6. 鱼、肉、果蔬等组成不均匀的样品 对各个部分分别采样经过捣碎混合成为平均样品。 .. 水分少的食品 缺点 (四) 食品分析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2.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1)正确选取样品量 (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 (3)对照试验 (4)空白试验 (5)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湿法消化 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是破坏样品中有机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常在适量的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各种气体等,将待测成分转化为无机状态而留于消化液中。根据湿法消化法的具体操作不同,可分为:敞口消化法,回流消化法,冷消化法,密封罐消化法和微波消解法。 在消化过程中应控制加热温度,防止样品发泡外溢。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入催化剂,以加快消化速度。可采取回流手段防止易挥发性成分散失。 (1)湿法消化的优缺点 优点:①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食品样品; ②快速; ③挥发损失或附着损失均较少。 缺点:①不能处理大量样品; ②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不断地监控; ③试剂用量大,在有些情况下导致空白值高。 ④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酸雾和刺激性气体,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而消化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2)湿法消化注意事项 ① 消化操作中应采用质量纯净的酸及氧化剂,注意消化容器的洗涤和清洁。同时作试剂空白。消化容器应选择质地较好的硬质玻璃,以减少碎裂及溶解成分产生的测定误差。 ② 消化瓶应45?斜放,防止消化液迸浅到瓶外;瓶内加玻璃珠或瓷片,防止爆沸;瓶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火力集中于消化液部分,瓶内其余部分应保持较低的温度;在瓶口加一小漏斗,可增加酸雾冷凝,减少挥发损失。 ③ 消化过程中若需要加入另一种氧化剂时,首先停止加热,待消化液稍冷后,在沿瓶壁缓慢加入,以免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喷溅,造成样品损失。 ④ 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空白试验 系指扣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常用的强氧化剂:硝酸、高氯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氧化剂及常见的消化方法 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混合的氧化剂,如硝酸— 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过氧化氢、硝酸— 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 —过氧化氢等。 ①硝酸—硫酸法 硝酸和硫酸是对有机质具有强烈氧化作用、破坏力很强的试剂。在实践中将硝酸与硫酸两种试剂配成混合液使用,或先用硫酸再逐渐滴加硝酸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消化效果,是常用的一种有机质破坏法。 优点:对有机物质破坏彻底,消化时间较短,并能较广泛地用于样品中多种金属的检测。但对含有钡、锶等金属的样品不宜采用此法。 注意事项 a.在消化过程中要避免发生炭化现象,溶液颜色变深就说明硝酸不够,需添加硝酸。添加的量一次不要过多,以免溶液中残留过多的氧化氮,不易除尽,影响以后的检验。 b.因汞具有挥发性,测汞时为防止汞的挥发损失,样品消化最好使用具有回流冷凝装置的烧瓶。 c.含碳水化合物多的样品需放置过夜。因为开始的反映相当剧烈,故加入硝酸后到开始加热的时间必须足够。 d.对于产生泡沫多的样品,开始时加2~3滴癸醇或辛醇效果较好。 ②高氯酸—硝酸法 高氯酸和硝酸对有机质的氧化能力比硫酸强,而所需消化温度都比硫酸低,是一种破坏有机质的常用方法。 优点: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炭化过程不明显,消化温度低,挥发损失小。但对于某些还原性较强的样品,如含有酒精、甘油、油脂和大量磷酸盐的样品,容易引起爆炸,不易采用。 a.使用高氯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