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学生版--填空版)1.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 (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
1.体液
细胞 =内环境(细胞 生活的环境)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注意: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 (属于/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属于/不属于)体液, (属于/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营养物质:
血液运送的物质 代谢废物:
气 体: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 ,细胞外液是相当于 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4.内环境:由 液体环境。作用:
PS:消化酶、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 ,溶液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90%), 的含量有关。功能: 。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 NaH2PO4/
(3)温度:温度主要影响 。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 、 、 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 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剩下的 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反射的条件:有 ;有
:先天的,低级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眨眼)
反射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望梅止渴)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一个神经元)
状态(未受到刺激时): 状态(受到刺激后): 状态
外 内 外流 外 内 内流 外 内 外流
局部电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