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人教版).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人教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第五方地上有表示秧苗的篦点纹和一个直腰休息的插秧俑”,这直接可以佐证(  ) A.东汉岭南地区水稻一年两熟 B.当时已经有育秧田,并采用育秧移栽技术 C.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和向南转移 D.岭南当地水稻田已经普遍施用基肥 3.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下列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宣扬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 C.体现唐代丝织业发展艰难 D.说明小农经济的富足情况 4.(2014·烈山区联考)观察下图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 D.中国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5.(2014·徽州调研)《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6.《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___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7. 据历史记载,明政府曾多次丈量土地,并编制成册,由于各田块栉比排列,看似鱼鳞,故称鱼鳞图册,如右图所示。关于“鱼鳞图册”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土地证,主要规定了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B.它成为古代封建政府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C.它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鱼鳞图册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9.(2014·太原诊断)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0.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1.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12.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 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 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