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一、我州农村教育的主要....doc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一、我州农村教育的主要...
近年来,我州边境地区乡村人口持续减少,留守儿童大幅增加,由此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一、我州农村教育的主要成绩
(一)教育投入逐年加大。自2006年起,我州在省内率先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段实行免费教育,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和地方按80:12:8比例分担。州XX县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支出,坚持财政优先安排,优先支付,逐年递增,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得到保障。去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0.54%,同比增长3.1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总投入7.9亿元,其中农村教育经费投入2.1亿元;2013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总投入28.9亿元,其中农村教育经费投入8.9亿元,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4倍多。
(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校园校舍全面改造。自2004年起,全州累计投入4.5亿元,先后改建、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41所、农村初中42所,151所农村学校实施了校安工程,新建、重建校舍113栋。其中珲春、图们、龙井、和龙等4个边境县市过去6年投入1.9亿元,彻底解决了农村学校危房改造问题。二是教学设施得到改善。全州累计投入5700多万元,先后改造了61所农村初中“四室”,建成227所农村小学实验室,启动420所农村学校图书室建设项目。目前,多数乡镇学校建有教师周转房、学校食堂和幼儿园。三是仪器设备得到更新。XX市自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1400万元为农村学校购置电教、仪器、图书和课桌等教学设备,和龙是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537万元,为24所乡村中小学添购教学器材。全州累计投入3000万元,保障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
(三)教师队伍得到加强。一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近年来,州及县市在评职晋级、评先选优时,提高农村教师比重,不断向农村教师倾斜。同时,在省内率先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农村教师按照每月50-100元发放岗位津贴,除龙井外均已兑现。二是全面实施支教工程。连续10年组织城镇骨干教师、名教师到农村开展支教、送教和送课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学科带头人“对口帮扶”、骨干教师“师带徒”等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教师资源共享。在过去5年间,全州共招录特岗教师992名。其中,龙井招录30名特岗教师,安排15名骨干教师支教。图们招录65名特岗教师,支教65名。和龙招录乡村教师102名,城乡交流教师200余名。珲春招录乡村教师100余名、支教110余名,有效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三是深入开展各级培训活动。各县市按照州政府要求,均设立了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超过了2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农村教师参加 “国培”、“省培”和网络远程培训计划,安排农村学校管理人员到省、州挂职学习,切实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儿童上学得到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采取紧缺学科走教等形式,保证乡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改革办学模式,加大初中“控辍”力度。成立教育执法委员会,划分小升初控辍责任,依法控制学生流失。目前,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辍学率控制到2%以内。州XX县市高中对农村学生还采取降低录取分数线等政策性照顾,图们高中对农村学生录取线照顾达25分。推进乡村学校义务教育营养餐计划,珲春15所、图们7所、龙井16、和龙19所学校实现了营养餐供给。珲春、图们、龙井、和龙4市投入2000余万元,购置60余辆乡村校车,配备专职司机,基本实现了校车服务全覆盖。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我州四个边境县市农村人口锐减,对教育环境影响较大,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边境地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阻碍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生源锐减,就学半径逐年变大。据统计,2000年全州有农村小学447所,在校生 53503名;2013年全州农村小学减至83所,在校生为8562名。仅仅十几年时间,农村学校减少7成。四个边境县市农村学校形势更为严峻。XX市 2000年有农村学生1269名,2010年下降至522名,目前是320名。XX市三合民族联校1999年由7所乡村学校合并,目前有5个教学班17名学生;XX市2009年农村学校有在校生3616名,目前是2205名。调查的58所边境农村学校平均覆盖村屯达8个以上,学生就学半径平均超过2公里。XX市的头道、民光、八家子等学校,学生就学半径达到4公里以上,部分学生每天要往返20公里。XX市老头沟小学现有学生139名,学生平均就学半径为 6.35公里,离校较远的学生每天上下学需往返40公里。尽管多数农村学校安排了校车服务,但交通安全等问题仍然突出。
(二)环境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