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实验报告模板.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學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 化工与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1820100019 姓名 凯文 实验名称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日期 2012/3/16 同组者姓名 欧阳洁 成绩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在大气压下,测定环已烷-乙醇体系、液气平衡相图(沸点-组成图)。 (2)掌握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个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两个纯液体组分,在所的组成范围内完全互溶。在定压下,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如图所示。 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纯组分沸点之间,如苯-甲苯体系; 溶液有最低恒沸点,如环已烷-乙醇体系; 溶液具有最高恒沸点,如丙酮-氯仿体系。 (b)、(c)两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恒沸点时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只能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相组成及溶液沸点保持不变,此温度称恒温点,相应组成称恒沸组成。 二元体系T-x图 从相律 ,可知:当外压恒定时,在气、液两相共存区域自由度等于1;当温度一定时,则气、液两相的组成也就确定,总组成一定,由杠杆规则可知两相的量之比也已确定。因此,在一定的实验装置中,全回流的加热溶液,在总组成、总量不变时,当气相的量与液相的量之比也不变时(达气—液平衡),则体系的温度也就恒定。分别取出气、液两相样品,分析其组成,得到该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改变溶液总组成,得到另一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测得溶液若干总组成下的气液平衡温度及气、液相组成,分别将气相点用线连接即为气相线,将液相点用线连接即为液相线,得到沸点-组成图。 气相、液相的成分分析采用打折光率-组成(n-x)的等温线,方法是在定温下测定已知各种组成(x)溶液的折光率(n),绘出n-x等温线。对于未知组成的样品,取出各相样品后,迅速测出该温度下折光率n,便可以从n-x线查出其相应组成。 三、仪器、试剂 恒温槽、恒沸点仪、折光仪、镜头纸、加热套、、皮塞、温度测量仪、量筒(30ml)、洗耳球、环已烷(A.R.)、无水乙醇(A.R.) 四、实验步骤 本实验绘制环已烷-已醇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使用10个磨口塞锥形瓶和1 个沸点仪,10中溶液事先已准备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调节恒温槽至25℃。 (2)按照事先早已标注好的序号将配置好的的混合液用量筒取约30ml倒入沸点仪中,在其中装好并使其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将连接好的温度测量仪开关打开。 (3) 确认冷水已通入沸点仪冷凝管中。 (4)将加热套的电源接好,打开开关将电压调制6、7之间加热沸点仪。 (5) 观察温度变化及液体沸腾前后情况。当冷凝管下端凹槽内馏液充满后溢出,且温度稳定数分钟不变时,记下温度,即为沸点。停止加热。用一支比较长的吸管从冷凝管上端伸入凹槽不馏液,另一支吸管从烧瓶支管取母液样品,立即在约25 ℃ 的环境下分别进行折光率测定。 (6) 测定完毕记录好气相冷凝液和液相的折光仪。 (7) 将温度计和电热丝取出,在沸点仪中加入另一个磨口锥形瓶中的液体。参照上面步骤进行操作,测定馏液和母液的折光率。 (8)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其他沸点仪中的溶液沸点、馏液和母液的折光率。 五、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及其分析 序号 体积比/% 沸点/℃ 气相冷凝液分析 液相分析 环己醇 乙醇 折光率 组成 折光率 组成 1 0 100 78.8 1.3621 0.030 1.3589 0.000 2 9 91 75.2 1.3756 0.180 1.3646 0.055 3 24 76 69.8 1.4080 0.548 1.3701 0.160 4 44 56 67.2 1.4160 0.560 1.3831 0.275 5 60 40 66.1 1.4011 0.550 1.3998 0.437 6 69 31 65.5 1.4020 0.540 1.4117 0.563 7 77 23 64.5 1.4025 0.580 1.4210 0.950 8 88 12 65.0 1.4027 0.582 1.4215 0.960 9 97 3 69.8 1.4092 0.705 1.4231 0.990 10 100 0 79.8 1.4235 1.000 1.4246 1.000 根据表格数据用excel作图得到: 对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 (1) 实验中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不等,配制溶液时浓度不精确。 (2)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