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高考,专题复习——语言得体解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运用得体”是高考语用题的一个考点,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 例: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对同龄人: ? (2)对年长者: 1、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的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位去“说话”。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____”裁缝说:“____” 赶车的接过话:“____”船夫最后说:“____” * 你会说话吗? 古人说: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说: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言谈既能促进事业发展,生活如意,也能伤害别人,招来灾祸。 考点解读 也就是说,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和不同的语体特征,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分清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等要素,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明确:“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考什么 1、体现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要求,就是说话用语要①分清对象②注意场合③掌握谦敬④明确目的。 2、体现内部语境(上下文)要求,就是要分清语体,做到语体(口语、书面语)色彩和文体(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色彩得当。 考题形式 1.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011年湖南卷)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 A项中“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特此通知” 语气也不当,也不符合手机短信文体。 B项中“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此处使用表现出对母校的不恭,也不妥。 “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用于自己。 C项的 “列席”一词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 真题回顾 D 2、下面句子中都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 ①他来拜访我,使我受宠若惊。 ②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③明天我准时去,你务必在家恭候。 ④你家令尊还在公司当经理吗? ① 拜访 改为 看望 ② 莅临 改为 回到 ③ 务必、恭候 改为 请、等候 ④ 删去 你家 3.(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4分)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____________?(2分) 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______,是_____。(2分) 真题回顾 【参考答案】小张:昨晚学习得太晚了 小李:学得太晚了 太晚才开始学的 语言得体要求: 一、用语要看对象。 区别说话对象,选用不会让人反感的语言; 二、用语要看场合。 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与之相适合的语言; 三、用语要注意语体。 根据不同语体,选用适当的语言; 四、用语要考虑目的。 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得体的语言。 一、用语要看对象 ? 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应首先考虑对象,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这个“对象”不仅仅指信息接受者,也指信息表达者。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另外,还应注意应用谦称、敬称和习惯用语。敬称只能用于称对方,谦称只能用于自己。有人将常见的谦称和敬称概括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 “家”字冠首,如“家父”“家母”“家兄”;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舍弟”“舍妹”;称对方的亲属,多用“令”字冠首,如“令尊”“令郎”等。习惯用语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如果因为喜欢就可以刻字留言,文化遗产还能保存到现在吗? 保护好文化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