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冲关 第9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oc
第9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某七绝中写道:“百年病体气悠悠,又遇独夫乱九州。安内为由兄害弟,引得鲜血灌卢沟。”该诗反映的事件应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C
解析 “九州”指中国,“卢沟”指卢沟桥,由此推测诗中的“独夫”指日本,该事件是七七事变,故选C项。
2.(2014·湘中名校模拟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其建立的政权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几经变迁,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政权名称的变迁主要适应了
( )
A.国内民族矛盾发展的需要 B.国内阶级矛盾发展的需要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更改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项是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B项说法错误,排除AB项;该名称的变换适应了CD项的要求,但归根结底是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3.(2014·茂名市模拟题)从2001年开始,南京炮兵学院教授费仲兴为了弄清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真实状况,开始寻找村庄的老人及幸存者。2004年退休后,他调查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最终,费仲兴核实的共有834个名字。他收集来的口述被编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他寻访来的名字被刻上遇难者名单墙。费仲兴探寻的这段史实 ( )
A.是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恶果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证明了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D.体现了日军“以华制华”的侵略方针
答案 C
解析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此时国民党已经开始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可排除AB项;“以华制华”是指日本扶植傀儡政权,利用汉奸进行殖民统治,这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费仲兴的调查核实证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证明了日军的滔天罪行,故选C项。
4.(2014·盐城中学模拟题)1942年刘伯承在报告中说:“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甚至矫枉过正。”报告中所说的“政治影响”应是( )
A.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振奋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沉重打击了在华北的日军 D.战略上支持国民党正面战场
答案 B
解析 AB项属于政治影响,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但主要任务是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故B项更恰当,故选B项。
5.(2014·南京市模拟题)1940年9月,蒋介石要求“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本年九月起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阎锡山部在吕梁山、卫立煌部在中条山、庞炳勋部在太行山对敌出击。对此,八路军方面认为:“这次战役虽以正太路为中心,但……南至中条山都有军队参加或配合动作。”对该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
C.反映出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D.国共两党多年抗战路线趋向一致
答案 C
解析 从时间信息可以排除A项;B项是指淞沪会战,排除;材料反映出在该战役中国共两党军队有配合,有呼应,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
6.(2014·邢台市模拟题)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这表明作者对当时民族复兴抱“乐观”的态度。下列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 )
A.抗战使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成功组织了几大战役 D.国共两党实现全面合作
答案 D
解析 BC项是A项“抗战使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具体史实,因而ABC项都可以成为论证作者观点的理由。抗战期间,国共两党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式,“全面合作”不符合史实。故D项不符题意。
7.(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文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电文
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
C.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
D.这次谈判的实质是“假和平、真内战”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十四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修2).doc
- 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
- 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四十一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必修4).doc
- 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四十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4).doc
- 2015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必修1).doc
- 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学案: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必修2).doc
- 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学案: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人教版必修1).doc
- 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学案: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人教版必修1).doc
- 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学案: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必修2).doc
- 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学案: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人教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