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人教版).doc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人教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石家庄检测)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型农业,而西欧的农牧混合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型农业落后得多。”可见,“集约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
A.自给自足 B.广种薄收
C.集体耕作 D.精耕细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农耕文明。马克垚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先进和西欧农牧经济的落后,相对于中国的“集约型”而言,西方是“粗放型”的农业,因此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答案为D。
答案:D
2.(2014泰安模拟)《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析:根据“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时间为汉代以后,首先排除A项;这项制度实施的标准是“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因此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3.(2014嘉兴测试)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乙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丙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丁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从表格看出,甲的结论是依据文献资料《战国策》得出的,文献资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排除A;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制船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排除B;丙依据的是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不能说明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排除C;丁的结论得出是依靠原始的史料,最具有说服力,故选D。
答案:D
4.(2014南京调研)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题干材料表现了中国古代商人将资金用于购田置地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资金不能循环利用,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C
5.(2014长春调研)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
①西方列强入侵,掠夺金银、原材料 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晚期的衰落。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世纪的康乾盛世”,①不符合这一时间要求,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故答案为B。
答案:B
6.(2014安溪统考)据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
解析: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比例较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而晚清(1820年)正处于中国近代前夜发展的高峰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大城市人口比例却呈下降趋势,其重要原因在于明清时期市镇经济发展,市镇大量兴起,使人口流动呈分散性,不单一流向大城市。
答案:A
7.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这里的“失败”是指哥伦布
( )
A.没有实现到东方发财的美梦
B.遭到印第安人的强烈反抗
C.没有从印第安人那里获得财富
D.在穷困潦倒、满怀怨恨中死去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探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人民版必修2).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九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五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六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 复习专题训练十二世界近代思想文化科技史(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11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二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