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理论总结

书法理论总结 绪论 一、书法概念: 古人说:汉 杨雄:“书心画也。” 唐 张怀瓘:“书者,法象也。” 元 郝经:“书法即心法也。” 清 刘熙载:“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也。” 今人说:造型艺术、线条艺术、抽象艺术、表现艺术。 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 其内涵:1表现对象——汉字 2表现内容——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3表现形式——书写 二、对书法的称谓:汉代以前:“书” 东汉后期:“书艺” 魏晋南北朝:“书道” 唐朝:“书法” 宋朝:“法帖” 三、书法发展的几个时期: [1]原始萌芽时期:史前至夏 [2]发展史时期:殷商至西汉 [3]成熟期:东汉至南北朝 [4]繁荣期:隋唐至清代 四、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有人探索了。历史上关于汉字的起源得传说,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1]仓颉造字说,《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也,而仓颉度传者,一也。”[2]结绳说[3]起一成文说,最早提出这一观点是宋代郑櫵。 关于造字传说:[1]伏羲画卦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2]神农结字说 [3]仓颉造字说,黄帝时代 五、汉字的结构 六书:前人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东汉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东汉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东汉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绌,日月是也。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第一章 先秦、秦代及西汉书法(萌芽、发展期) 书法的原始萌芽期: 史前书法:{夏以前及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 *汉字刻划符号,是史前的书法艺术,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陶是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的材料,其本身就包含有审美意味,先民们在制陶时,把均衡、对称、和谐、变化、节律等作为造型艺术的朦胧审美意识,又把游戏模仿等原始艺术形式,用简单刻划的线条形式装饰在陶器上。 发展时期:殷商至西汉 1、甲骨文:又称卜辞、卜文、贞卜文,指上古时期目前发现最早的[商、西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甲骨文的分期:[1] 丁武时期:大字交多,风格雄丽,刚劲挺拔。 [2] 祖庚祖甲:字体大小适中,横款整齐,字形端正,风格拘禁 [3] 麜辛康丁:笔力凝练,沿前期工整发展,但流于草率,横款爽朗 不齐, 有烂漫之致,颓废的感觉 。 [4] 武乙文丁:前期是粗俗古朴,表现出一种劲峭的风格。 [5] 帝乙帝辛:细小工整,细密,放逸俊秀,一丝不苟。 甲骨文总特点:线条多为直线,棱角清楚,结构对称匀衡,纵写成行,横写有列于无列并存,显示出瘦硬刚劲,古朴又烂漫的情趣。 2、金文定义: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钟鼎盘里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吉金文、青铜文”因为钟鼎上铭文有凹凸之分,一般把“凹”为“款”,把“凸”为“识”。所以又叫钟鼎款识,周和商共有6000多件,商代钟大约1000多件。 金文特点:沿袭商代旧体,早期笔画首尾略尖, 到了中后期,笔画圆匀不露锋芒。中后期代表作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等。 《虢季子白盘》、《散氏盘》特点:开始讲究藏锋,笔势圆润,行笔由方折转为圆匀,结体朴茂,章法布局,疏朗开阔。 《司母戊鼎》《司母辛鼎》特点:笔画雄强,浑厚、气魄、笔画尖起尖收。 3石鼓文:最早的石刻,传说是《佝偻碑》目前发现的是《石鼓文》。 定义: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字,刻在十个大小不等,高度和直径大约有二尺的圆形石头之上,是以四言诗的韵文形式刻在石鼓上,因为形状是圆故又称碣,是我国最早的石刻现存资料,可以称作石刻之祖。内容主要是歌颂秦国政事之明、争战之功、将士之猛、田园之美、游猎之盛等。 石鼓文特点:是大篆的典型,沿西周金文风格向前发展,他端庄浑厚,笔画

文档评论(0)

xiayutian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