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docVIP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疗糖尿病足37例体会 【摘要】nbsp;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辨证分为寒湿阻滞型、瘀血内停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每日1剂内服。同时,根据糖尿病足创面按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创面治疗。结果 32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2例未愈。总治愈率达到86.49%。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关键词】nbsp; 糖尿病足;中医辩证论治;内外兼治 nbsp;nbsp;nbsp;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外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nbsp; 临床资料 nbsp;nbsp;nbsp; 37例病人均来源于本院2004年3月~2006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7年美国会议所定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男 16 例,女 21 例;年龄最大 88岁,最小52 岁,平均 68 岁;糖尿病史5~20年,平均13年;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一届糖尿病足专业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草案),其中干性坏疽6例,湿性坏疽21例,混合性坏疽10例;I级6例,Ⅱ级20例,Ⅲ级9例,Ⅳ级2例。   2nbsp; 治疗方法 nbsp;nbsp;nbsp; 2.1nbsp; 一般治疗nbsp; 控制血糖,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营养及支持治疗。消脱止-M或地奥司明改善下肢微循环。 nbsp;nbsp;nbsp; 2.2nbsp; 中医辨证及方药 nbsp;nbsp;nbsp; 2.2.1nbsp; 寒湿阻滞型nbsp; 患肢发凉,皮温降低,遇冷则痛,得热则舒,趾间及足底部溃烂流脓血,可见间歇性跛行,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迟。 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为主。药用:川乌6g,赤芍10g,独活 15g,桂枝12g,当归 10g,桑寄生20g,红花 10g,川牛膝20g,川断15g,川芎15g,山萸肉 10g,黄芪20g, 怀山药 15g,茯苓 15g。 nbsp;nbsp;nbsp; 2.2.2nbsp; 瘀血内停型nbsp; 患肢皮色紫红或暗红,或有瘀斑瘀点,持续性疼痛,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而涩。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药用: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5g,生地 15g,赤芍 15g,黄芪20g,白术15g,丹参15g,葛根15g,地龙10g。 nbsp;nbsp;nbsp; 2.2.3nbsp; 湿热炽盛型nbsp; 患肢灼热或伴高热,时有神昏,烦渴多饮,肢端坏疽灼热肿痛,创面脓液渗出,舌质绛红,苔黄燥,脉细数。治以清热利湿、化郁解毒为主。药用: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野菊花30g,连翘15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5g,土茯苓15g,黄连6g,牡丹皮10g,玄参10g。 nbsp;nbsp;nbsp; 2.2.4nbsp; 气阴两虚型nbsp; 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脱屑,肢端麻木,痛不明显,身体消瘦,四肢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以益气养阴、化瘀生津为主。药用:黄芪30g,党参 20g,当归10g,白术20g,白芍15g,川芎15g,生地20g,丹皮 10g,茯苓15g,生甘草10g。 nbsp;nbsp;nbsp; 2.2.5nbsp; 用法nbsp; 每日1 剂,水煎2遍 ,共400m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nbsp;nbsp;nbsp; 2.3nbsp; 外治方法 nbsp;nbsp;nbsp; 2.3.1nbsp; 干性坏疽nbsp; 多是以缺血为主的创面,不应急于清创,应先控制感染,黄连纱条湿敷换药,每日1次。待炎症局限,皮温好转,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界限清楚时,手术切除坏死部分,敞开创面,换药用湿润烧伤膏和贝复济,去腐生肌,促进创面的肉芽生长直至创面愈合。如创面较大,可给予植皮手术。足底或功能部位取全厚大张皮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片,其余部位行中厚皮片点状植皮。 nbsp;nbsp;nbsp; 2.3.2nbsp; 湿性坏疽nbsp; 多是以感染为主的创面,及时清创,清除坏死感染组织,黄连纱条湿敷换药,如果感染较重,可采用双氧水清洗创面,利凡诺或洗必泰纱布换药,每日1次甚至每日多次。对于坏死肌腱组织不必强求1次清除,可于换药过程中逐步修除。创面清洁后,采用湿润烧伤膏和贝复济换药。治疗中可做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的应用。后期也可采用植皮手术。 nbsp;nb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