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_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10.4 环境保护法律案例 案例分析2: 基本案情: 2003年2月,某项目部开工承建孝襄高速公路枣阳连接线南自吴店镇姚岗村四组、北至吴店镇二郎村六组路段的路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部采取的防尘措施不力,以致灰尘四处溅落在路基两边栽种的桃树上。果子成熟时,由于桃子在生长期间受到不同程度灰尘污染,导致品质不好,影响了销售,给果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然而果农们在找项目部协商解决时,却遭到拒绝。为此,果农们一怒之下,将项目部告上法庭。 10.4 环境保护法律案例 案例评析: 法院受理该案后,某司法鉴定中心对果农损失进行准确鉴定。该中心鉴定认为:“尘埃所影响桃树果实外观商品品质的范围约15m(即靠近公路沿线的4棵桃树商品质量受影响),每棵树每年约产桃25kg,每千克当地当时批发价0.90元左右,即每棵桃树因尘埃影响外观品质,估计有8元左右的经济损失,据此计算,许某等31户果农受尘埃影响的桃树棵数为1 312棵,损失为10 496元。”在被告传票传唤不到庭的情况下,法院依法缺席做出赔偿判决。 10.4 环境保护法律案例 案例分析3: 基本案情: 某学校附近为一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商为赶工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常常是各种机械声不绝于耳。据环保局监测,其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该项目自规划以来,未履行“三同时”手续,也未考虑任何消声防震措施。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开发商罚款3万元,并要求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施工。问题:环保局的处罚有无法律依据? 10.4 环境保护法律案例 案例评析: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浙江德清血铅超标事件 5月4日,11个月大的田苏皖被母亲抱回家。4月27日的体 检结果显示,田苏皖的血铅浓度达到484微克/升。 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环保违规记录,又通过极为严格的ISO14000环保认证,一年前还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 查,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环保标兵”的浙江德清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却被曝出是当地居民“血铅超标”事 件的“祸端”。 截至11日,300个送检样本中,就有31个超标,其中11个是孩子,还有1000多个血液样本正在检测,血铅 中毒人数还可能增加。 铅烟笼罩下的“重金属”生活 位于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的海久电池,是德清县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厂区内有一个30户的家属楼,紧挨 厂区外墙就是一个露天菜市场,与海久公司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新市镇孟溪村的农田和村庄,直线距离不到 500米。 由海久公司通向孟溪村的一条水渠,散发着臭味,表面飘满了绿色的青苔。一名海久员工说:“过去这里 有个排污口,从公司里通出来的。因为村民反对,后来又被堵上了。” 从今年3月开始,开始不断有人在医院检查过程中发现血铅超标。海久公司厂区内家属楼中有19户的孩子 血铅超标。 住在厂区外的职工和附近村民开始恐慌,纷纷去医院检查。田雨一家就租住在孟溪村一间约10平方米的平 房内,离海久只有两三百米。女儿田苏皖才11个月,从江苏老家到德清没几个月,但是血铅浓度达到484微克 每升,超过正常最高限值四倍多。 在蓄电池厂工作约3年的湖南籍打工者荣某告诉记者,他4岁的儿子、侄女和侄子全部血铅超标,最近的血 铅检测结果分别为357.1微克每升,395.6微克每升和293微克每升。 对此,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解释是“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引起的。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国 根接受采访时说,这“应该是一个偶发性事件,不是个必然性事件”。 在孟溪村租住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说,厂里这么说完全是推卸责任,“住在我隔壁的一对夫妻都没在这家 公司上班,孩子也血铅超标,怎么解释?” 孟溪村村民沈智伟说,这里的河道全都是黑色了,不知道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