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七级下 文言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七级下 文言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七级下 文言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之七年级(下)文言文学案 新人教版 1、《爱莲说》 原文:水陆草木之⑴花,可爱者甚蕃⑵。晋陶渊明独⑶爱菊;自⑷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⑸,濯⑹清涟⑺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⑻不枝⑼,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⑽,可远观而不可亵⑾玩焉⑿。                           予谓菊,花之⒀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⒁者也。噫!菊之⒂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⒃乎众矣! 赞同 注释:⑴之:结构助词,的 ⑵蕃:多 ⑶独:只 ⑷自:自从 ⑸染:沾染⑹濯:洗涤 ⑺清涟:清水 ⑻蔓:生藤蔓 ⑼枝:生旁枝 ⑽植:树立 ⑾亵:亲近而不庄重 ⑿焉:啊 ⒀之:结构助词,的 ⒁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⒂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⒃宜:当,当然 翻译: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欢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2、《赵 普》 原文:普少习⑴吏事,寡学术,及⑵为⑶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⑷,阖⑸户启箧⑹取书,读之竟日⑺。及次日临⑻政,处决如流。既⑼薨,家人发⑽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⑾多忌克⑿,而⒀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⒁循默⒂,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⒃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⒄奏牍掷地,普颜色⒅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⒆悟,卒⒇用其人。 注释:(1)习:熟悉(2)及:等到(3)为:任,做(4)第:府第,大的住宅 (5)阖:关上(6)箧:书箱(7)竟日:整天(8)临:面对 (9)既:已经 (10)发:打开 (11)虽:虽然 (12)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13)而:但是 (14)龌龊(wòchuò):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15)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16)明日:第二天 (17)碎裂:把……撕碎 (18)颜色:脸色(19)乃:才 (20)卒:终于 翻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书箱里面,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旧奏章修补连接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那个人。 3、《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①,见两小儿辩斗②,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③日始出时去④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⑤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⑥,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⑦也。两小儿笑曰:“孰⑧为⑨汝⑩多知⑾乎!” 注释:① 东:到东方  游:游历,游学,游玩 ② 辩斗:争辩 辩:辩论 斗:争斗    ③以:认为、以为 ④去:离   ⑤及:到  ⑥汤:热水   ⑦决:判定,判断 ⑧孰:谁 ⑨为:通“谓” ⑩ 汝:你 ⑾知:通“智”,智慧 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儿在(激烈地)争论,孔子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到正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到了正午时却像只盛饭菜的盘子、钵盂那么大,这不是距离远的看起来小,距离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刚出来时清凉寒冷,到了中午时感到它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距离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