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八章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内容简介:心理健康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动词性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动态平衡的适应过程,名词性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是一系列心理健康标准,形容词性的心理健康乃是心理运行状态的积极与消极状态,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熵值来看,心理健康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的统一,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存在中多维、多层次的适应过程与状况的统一。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从适应状态中的负熵与正熵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等级。心理健康的测量不仅应该关注消极状态,而且也应该关注积极状态,同时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要做到他助模式和自助模式、互助模式的统一,针对大学生群体应该从自身心理特点、学校特点出发,形成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一节心理适应过程与熵:一条整合积极与消极趋向心理健康范式的思路 在心身统一的健康理念下,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健康的内涵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关于心理健康本质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的诸多研究范式各执一端,众说纷纭,颇有盲人摸象的意味。对心理健康的完整理解,需要一条能整合各个心理健康研究范式的思路。 一、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演变 从病态和异常程度来界定心理健康:没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属于心理健康,有了心理疾病就属不健康。在20世纪30、40年代,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做了大量有关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产生机制和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和判别的测量学构想主要来源于对焦虑、孤独、强迫等精神和行为症状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以及消极认知的有关研究,其中的抑郁测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成为观测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但是,这并非唯一的心理健康看法。 从人的功能实现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成为一种实现、展现状态,个体心理在本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够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1];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杰[2]。二战后,受实现潜能遭到扭曲、压抑会导致病态心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影响,形成了精英式、潜能实现式心理健康观,尤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罗杰斯的机能实现者、奥尔波特的成熟论者为典型。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就是心理健康,并提出了对现实更有效的知觉,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行为的自然流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独处和独立的需要,自主的活动,不断更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身体、智能、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等15条标准[3][4]。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成熟的人,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感;(4)自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关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 (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这种心理健康界定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反映了个体心理功能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实现。 从人是社会有机体的适应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就是心理健康,其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众数原则。有研究在综合众多认识基础上,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两部分,反对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良好”并列,心理健康“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5]。在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上关注个体社会行为与大多数人是否一致以及心理和行为活动与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主张社会适应标准的柯尔曼认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要以他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恰当,他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斯可特列举的社会适应具体标准更为典型:完成个人和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等[6]。有研究者曾把社会适应列入心理健康标准,其中社会适应的一些指标包括: (1)有较长远而稳定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和道德观,并自觉约束自己; (2)爱自然(爱最常见的自然景观和顺应自然规律)、爱人生(珍惜生命)、爱生活(以民主、宽容、幽默的态度从日常琐事中获得乐趣)、爱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爱家庭(自觉承担家庭义务和接受家庭的恰当约束)[7]。这种心理健康界定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 从心理异常状态和社会功能适应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和变态、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的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具有积极功能

文档评论(0)

haha858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