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国园林转折期
第四章 中国园林的转折期(魏晋-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社会动荡,民生凋蔽
220年东汉灭亡后,军阀、豪强互相兼并,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263年,魏灭蜀。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280年吴亡于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复归统一,史称西晋。
经过将近100多年的持续战乱,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时人有“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的描写。据文献记载,东汉后期全国人口5 006万,到西晋初年仅537万,几乎减少了十分之九。因而到处农田荒芜,生产停滞,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西晋开国之初,允许塞外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移居中原从事农业生产以弥补中原人口锐减的状况,同时在律令、官制、兵制、税制方面作了适当的改革。由于这些措施,社会呈现短暂的安定景象。然而维系封建大帝国的地方小农经济基础并未完全恢复,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强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魏文侯曾派西门豹治邺,兴修漳水十二渠,变千里荒原为鱼米之乡。东汉末,这里曾为袁绍割据,官渡之战后,为曹操夺取。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许昌为政治上的“行都”,以封爵魏公独揽朝政而锐意经营封邑邺都城池宫苑,俨然以皇都自居。曹丕代汉后,定都洛阳,邺城仍为五都之一。后赵、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邺,邺城成为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故而邺都园林魏晋时期独领风骚。
邺城的城市结构严整,以宫城(北宫)为全盘规划的中心。宫城的大朝文昌殿建置在全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中轴线的南段建衙署。利用东西干道划分全城为南北两大区,南区为居住坊里,北去为宫禁及权贵府邸。城市功能分区明确,象征着严谨的封建礼制秩序,也利于宫禁的防卫。城西郊的漳河穿城而过,供应居住坊里的生活用水,另外开凿长明沟引漳河之水穿过城北,解决宫苑的用水问题。
1.铜雀园
御苑铜雀园在邺都宫城内西北,相传为曹操打算“铜雀春深锁而且乔”的地方。长3里,宽2里。在园的西北角垒筑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台上设有精美的朱雀、凤凰等大型金属雕塑艺术品;铜雀台居中,高10丈,金虎在南,冰井在北,各8丈,宛若山峰耸峙。每台殿阁百十间,三台之间以可升降的阁道相连。冰井台有数井,深15丈,可以存储冰块、粮食或其他贵重物资。
铜雀园紧邻宫城,已初具“大内御苑”规模。长明沟之水由铜雀台与金虎台之间引入园内,开凿水池创为水景兼作养鱼。建筑物周围树林环绕,花果飘香,开阔之地生长着大片竹林和葡萄树。可见,铜雀园已具备生活、休憩、游览和观赏等多种功能。除了宫殿建筑外,还有贮藏军械的武库,贮藏冰、炭、粮食的冰井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是一座建有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
2.华林苑(华林园)
347年,石虎称帝(后赵)时有一沙门说胡运将衰,晋将复兴,所以应当役使晋人以厌其气。命尚书张群筑造华林苑,周围数十里,筑长墙连亘数十里。引漳水作为水源,在华林园内开凿“天泉池”,再与宫城的御沟联通成完整的水系。水堤上放有两座铜龙,相向吐水,注往天泉池。园内栽植大量果树。
公元538年,东魏扩建南邺城于曹魏邺城之南。新的南邺城约为旧城的两倍大,东西城墙各四门,南城墙三门。宫城居中靠北,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呈现前宫后苑的格局。
公元571年,北齐后主高纬于南邺城之西兴建仙都苑。这座皇家园林和以往的邺城宫苑相比较,规模更大,内容也更丰富了。据《历代宅京记》:仙都苑周围数十里,苑墙设三门、四观。苑中封土堆筑为五座山,象征五岳。五岳之间,引来漳河之水分流象征四海。
二、洛阳园林——芳林苑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洛阳遭受到空前劫难。面对一片残破凄凉的景象,曹操只好暂时移都许昌,但仍不放弃洛阳城市的恢复建设工作。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登帝位,是为魏文帝,定都洛阳,继续在东汉的旧址上修复和新建宫苑、城池。其后,司马氏篡魏,建立西晋王朝,仍以洛阳为首都,城市、宫苑多沿曹魏旧制,新的建树不多。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初营洛阳宫,帝居北宫,以建始殿作为大朝正殿,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筑陵云台,三年(公元222年)穿灵芝池,五年(公元224年)穿天渊池,七年(公元226年)筑九华台。到魏明帝时,洛阳开始大规模的宫苑建设,其中包括著名的芳林园。
此时,东汉的南宫已废弃不用,新的宫城是以东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