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兴县富盛镇村乡村旅游总体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紹兴县富盛镇村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村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规划地背景 1.1 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 上旺村位于富盛镇西北部,距富盛镇中心约5公里,东与上虞市接壤,南与红山村相连,西与倪家溇村毗邻,北濒青马村,面积4.89平方公里,由原上旺自然村和岩里自然村组成。南北向交通干道西上线经过村域,交通较为便利。 1.1.2 气候 上旺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主导风向以NNN、NNE为主,平均风速3.1—3.2米/秒,年平均气温16.5度,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615.85毫米,地面水质符合GB3838—2002二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1996一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93二类标准。 1.1.3 地形地貌 上旺村地处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中生代活动带, 四周环山,海拔在10-747米不等,山系全部属于仙霞山系之一的会嵇山脉. 境内南部山脉连绵,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以山岭地貌为主.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岩里村更是以“世外桃源”闻名。 水文 上旺村溪流均属小禹江水系,源于会嵇山,流经南部低山丘陵区,汇集成南、北两大支流,两溪经禹王庙附近汇集成小禹江,经上虞汤浦入曹娥江。 植被 上旺村植被状况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5%。林相结构较单一,由高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结构所组成。群落类型主要由常绿阔叶林,常绿灌丛、落叶灌丛、草本和竹林等类型。 常绿阔叶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体上,主要由青冈栎、甜槠、苦槠所组成.;常绿灌丛以马银花、柃林属灌丛为主;落叶灌丛以茅栗、栎类、山胡椒、映山红、箬竹灌丛为主;革本以禾草丛和杂草丛为主;人工植被主要为茶园和果园。在海拔 700米以下的山地上有马尾松、杉木、银杏和竹林。在溪谷坡麓地带,竹林分布很广,盛产竹笋。 1.2 社会经济条件 上旺村支部、村委通过体制转换和发扬老一辈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改造茶叶品种,制作名优茶,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建立了名优茶市场,增加茶农的销售渠道,成为茶叶生产专业村。对竹山进行四季笋山的改造,使岩里自然村的竹笋收入不断提高。同时利用本地资源,创办山里凤竹制品加工厂,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并且支持和鼓励村民创办个、私家庭工业,招商引资,使上旺的经济有一个新的开端。 全村现有纺织、手套、服装、茶叶为主的16家企业。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元。村民收入提高较快,目前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村级资产达450万元。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修建生活用水塘,安装路灯,小型集中厕所,改建农灌渠道,创办文化娱乐活动室,成立义务清扫队等等,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村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能力的进程。 为了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投入资金创建了县级文明村、卫生村、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和市级体育特色村。同时继续实行村民退休制度,农业补助改革,农灌机械分管制度,义务清扫制度,山林统一管理制度,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加大力度搞好村内绿化建设,力争县级生态村创建,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续写“上旺精神”,再谱上旺新篇章。 交通条件 上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交,交通便捷。等级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达0.74公里,“平陶二级”公路、西上公路穿境而过,沪甬铁路、104国道紧挨村域,离萧山机场60公里,直通宁波港、上海港的大运河有内江相连。全村通讯畅通,电力设施齐全。 现有上旺---岩里村的村级道路路面较窄,只可单向通行中巴车,双向通行困难。 1.4、人文历史 解放前,上旺原为上王,由多个姓氏组成,岩里自然村大多数姓氏姓许。上旺曾是四周环山的一条溪,荒山秃岭无粮地,十户人家九户穷,挑脚抬轿做长工的过路凉亭苦上王。 解放后,村庄巨变,五十年代的上旺村民以“八把山锄创大业”的精神,治理穷山恶水,改溪造田,开荒种茶,改造环境。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提高,那时人们在“王”字边加了一个“日”字,使其更加兴旺。六七十年代,上旺人拆旧建新房,移房造田,植树造林。茶叶产量从原来的90担增加到3200担,成为以茶叶生产为主,粮、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的新上旺。户户住集体新房,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七十年代末,创办了上旺丝织厂和茶叶精制厂企业,开始从农业逐步向工业之路发展。曾受国务院嘉奖,称之为青山绿水好地方,山上是银行,平川是粮仓的时代新农村,曾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参观指导。 1.5 旅游发展现状 1.5.1 社会背景 绍兴多方位打造“稽山鉴水”这一旅游品牌,将整个地区的旅游发展与浙江省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