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目标】
掌握课文易错字词,熟读并初步感知课文。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课文的脉络,理解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起伏的情感与景色描写间的联系,理解写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心情,理解作者描写和营造的静谧优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学安排】
课文导入
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解写法和意境
小结
【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程序】
课文导入
以“星期一综合征”为表现之一的快节奏社会生活切入,进入经典诗词赏析话题。提问:关于“荷花”、“月”古诗词有哪些?(现代作品有哪些?)
举例——
关于“荷”:
A、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小池》)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C、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D、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E、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F、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 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元?刘秉忠《干荷叶》)
G、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H、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晚凉。莫恨红葩犹未烂,叶香元自胜花香。 (《湖上口号》)
关于“月”: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准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准》)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D、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唐?杜甫《月夜》)
…………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也是相关景色,这篇课文写得怎么样呢?该文在山东语文课本中曾被删除,后又回归,这也许和学生、老师对该文的钟爱有关系。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如半圆之月的玉佩),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浙江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大预科班,为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同年8月在北平逝世。毛泽东对他的高尚气节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其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叶绍钧称其散文“完美”“漂亮”“缜密”,郁达夫称其散文“贮满一种诗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这年我国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作者正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他毕竟是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提示个别字音,播放朗读音频,整体感知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不带问题地认真赏析,结束后再提问)
乘凉chéng 蓊蓊郁郁w?ng 独处ch? 袅娜ni?o nuó 霎时shà 脉脉mò
峭楞楞léng 梵婀玲fàn ē 媛女yuàn 裳cháng 敛裾jū
请个别同学(推选)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写法
读课文,思考问题:
本文属于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