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法-黄金笔记
启航龙图开启司考,考研新时代。司考保过班,不过全额退费(支付宝支付,不扣任何费用)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81826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八讲
总论
1、公共行政并不限于行政机关的活动,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的活动也可能是公共行政。理解公共行政最重要的是其内容,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职责、公共服务性质的活动都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
2、行政法的存在是由公共行政的性质决定的。行政活动的性质是行政机关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而权力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强制他人服从,一方面是由行政机关所履行的职能所决定,没有权力就无法有效履行维持秩序的职能;但其另一方面则是可能对被管理者的权益造成损害。正是因为行政权力的这种双重性决定,必须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加以法律控制。人类历史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因此,运用行政法控制行政权力的运用就是行政法的使命所在。
3、行政组织区于其他社会组织在于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行政行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在于运用强制他人的权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也是以行政权力的运用为管辖对象。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㈠合法行政
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上最重要的原则,现代法治国家的行政法学可以说是基于实行依法行政原则而建立起来的。
法律对公民与行政机关活动的不同要求:前者,“法无禁止即自由”;后者,“无法律即无行政”。
两个内涵:法律优位原则(消极)、法律保留原则(积极)。
㈡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要求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比例原则。平等原则是强调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应当拥有平等的行政法地位,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给予相对人平等的对待。比例原则(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均衡原则)则是强调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全面权衡有关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采取对相对人权益造成限制或损害最小的行政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此是否为行政法上之“成本收益”理论?}
㈢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管辖活动已经产生信赖利益,并且这种信赖利益因其具有正当性而应当得到保护时,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动这种行为,如果变动必须补偿相对方的信赖损失(注意:不是私法上的“信赖利益”)。
主要表现形式有:①相互信任和忠诚;②行政机关原则上不得制定对相对人具有溯及力启航龙图开启司考,考研新时代。司考保过班,不过全额退费(支付宝支付,不扣任何费用)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81826
的法律规范;③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要点:复效行政行为
复效行政行为是指对一人授益而同时对另一人生产侵益效果的行政行为。关于复效行政行为如何适用信赖保护原则,可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对相对人为授益,对第三人为负担,对此有必要在相对人的权益与第三人的权益之间权衡,如果第三人权益优越,应承认完全撤销权,即信赖保护原则不能适用;二是对相对人为负担,对第三人为负担,对第三人为授益,对此应依负担行政行为撤销之法理解决。
㈣正当程序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包含三个次要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参与原则。
拓展:结合正当程序原则,评析云南“躲猫猫”事件中网民调查委员会的行为。
㈤高效便民原则
要求:①严格遵守行政程序和时限,行政机关在法宝期限之内如果不行使行政职权,在法定期限届满后不得再行使,同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机构精简。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由一个行政机关集中行使行政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
㈥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职权属于国家权力,法律授予行政机关行政职权之后,行政机关必须及时、合法地行使。行政机关应当行使行政职权而不依法及时行使的,构成违反法定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主体
1、确定行政主体“三法”(行政主体构成要件)
是否享有行政职权。要点有二:一是职权来源。行政主体的职权来源或是基于宪法或行政组织法取得的,或是经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而取得,除此不能认为享有职权。二是取得方式。取得行政职权的方式限于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明确规定,如果没有明确规定,或者不是规章以上文件的规定,就不能认为享有行政职权。如果是“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
其在法律上是否能以自己的名义行政行政职权。要点有二:一是能行使行政职权,但无“名”无“责”的不是行政主体,此常为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