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VIP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 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18道小题,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基础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鱼凫(fù)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 B.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钿(tiàn)头 迸(bèng)裂 扪(mén)参历井 D.数罟(gū)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痒序之教 侧身西望长资嗟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良将劲驽 故不积跬步 D.虽有稿暴 度长契大 比权量力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7、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 而统称百越。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敲扑:敲击扑杀 9、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第Ⅱ卷 10、翻译下列语句(12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分) (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分)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20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 菊③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③这首《画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 (1)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4分) ①《菊》: ②《画菊》: (2)简要说明《画菊》诗中以下喻体比喻什么。(4分) ①百花: ②疏篱: ③抱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