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12 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当已经产生了IgE抗体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无毒性抗原或变应原(allergen)时,可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在组织中,变应原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后激活肥大细胞,可导致一系列具有变态反应(allergy)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反应。IgE的生物学功能在第九章已作论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保护性抗体,尤其表现在抵御寄生虫蠕虫感染的免疫中。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工业化国家里,由IgE导致变态反应的现象非常普遍,它是引起疾病的重要诱因(见表12.1)。在北美和欧洲,几乎近半数的人对一种或数种环境变应原过敏。虽然过敏反应造成生命的危害比较罕见,但由此引起的身体不适十分常见,使患者丧失了大量的学习和工作时间。鉴于IgE抗体在医学上的重要性,目前对IgE介导的效应过程在病理学方面的了解远甚于其在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症状 常见的变应原 进入途径 效应 全身性过敏 药物,血清, 毒素,花生 静脉注射(直接或者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 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气管痉挛,循环衰竭,死亡 急性荨麻疹 (水潮红 昆虫叮咬, 变态反应试验 皮下进入 局部充血, 血管通透性增加 过敏性鼻炎 (枯草热 植物花粉, 尘螨排泄物 吸入 鼻粘膜水肿, 鼻粘膜发炎 哮喘 宠物皮屑,花粉, 尘螨排泄物 吸入 支气管分泌增加, 支气管炎症 食物过敏反应 坚果,蛋类,花生,贝壳类,奶类,鱼 食入 呕吐,腹泻,骚痒,荨麻疹,过敏反应(少) 表12.1 IgE对外源性变应原介导的免疫反应 所有IgE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均涉及到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个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变应原侵入的途径如注射、吸入、摄入以及变应原的剂量有关。 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最早由Clemens Van Pirguet提出,当时是作为“机体对外来物质反应的一种能力”的意思,该词用意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免疫学反应。现代变态反应定义是“免疫系统对无毒性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变态反应其实是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的一种形式,有许多免疫反应可以导致组织损伤。Coombs和Gell把超敏反应归纳为四类(图12.2)。在本章节里,首先描述了IgE介导的免疫效应机制,然后对IgE—抗原复合物结合至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FCε受体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以及其它类型超敏反应所导致的后果作了详细地论述。 I型 II型 III型 IV型 免疫反应物 IgE IgG IgG TH1细胞 TH2细胞 CTL 抗原 可溶性 抗原 细胞或 基质相关 抗原 可溶性 抗原 可溶性 抗原 可溶性 抗原 细胞相关抗原 效应机制 激活 肥大细胞 FCR+细胞 (吞噬细胞,NK细胞) FCR+细胞, 补体 激活 巨噬细胞 激活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毒作用 (图) (图) 血小板 (图) 免疫复合物, 血管 (图)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毒素 (图)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细胞毒素, 炎症介质 (图) 超敏反应的实例 过敏性鼻炎,哮喘,全身性过敏 一些药物性过敏 (如青霉素过敏) 血清病,Arthus反应 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反应 慢性哮喘,慢性过敏性鼻炎 接触性皮炎 图12.2 超敏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 I~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不同类型抗体识别相应的抗原所致。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抗体为IgE,IgE可以激活肥大细胞。II、III型超敏反应效应抗体为IgG,后者结合于FC受体后激活补体,最后导致一系列的免疫效应过程。IgG存在不同的亚类,不同抗原刺激可产生不同IgG亚类。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与细胞表面抗原发生反应。I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则针对可溶性抗原,当它们相互交联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导致组织损伤。IV型超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又分三种类型:一为由TH1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后者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组织损伤;二为TH2介导的由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三为由细胞毒T细胞直接造成的组织损伤。 IgE的产生 在抗原刺激后,IgE由位于淋巴结中的浆细胞或变态反应中炎症组织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与其它类型的抗体不同,IgE在组织中含量很高,与肥大细胞表面FcRI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IgE-抗原复合物结合至肥大细胞受体后,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多种化学介质,最终导致I型超敏反应(type I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也存在FcRI.受体,同样也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过程。有关上述细胞释放因子的生理学功能仍在研究当中,本节将介绍当前对IgE介导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