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村来了“高书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菖蒲村来了“高书记”.doc

菖蒲村来了“高书记”   2012年5月,酉阳县财政局局长高胜接到县委组织部下发的一份文件。   一看,是关于选派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   对照酉阳地图,高胜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双泉乡菖蒲村。   “就选这个村了。”高胜说。   办公室主任郑敦飞说:“局长,你确定要去那里?那里可是全酉阳最……”   “就这样定了。”高胜一挥手。   偏远穷   “全酉阳最偏远。”   这个村,双泉乡党委书记冉文乡太熟了。   菖蒲村,地处酉阳与黔江的交汇处,距离县城60多公里,冉文乡常常戏称:“全酉阳,只有我们是跨区上班。”   苦涩的笑容背后,是菖蒲村乃至整个双泉乡的现状折射――地处武陵深山,封闭堵塞,交通极为不便。   为此,村民们没少抱怨,二组的冉艳就嚷得最凶。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冉艳一家人忙忙碌碌――种植的十几亩烟草将在这几天开始烘烤。   作为家里的核心经济来源,冉艳眼巴巴地等着丈夫尽早拉到煤。   可由于山路蜿蜒崎岖,又适逢雨水泛滥,山路多处被冲毁。   一车煤,始终进不了山。   烟叶一天天发黄,还出现了黑色斑点……冉艳的眼泪“哗哗”往下掉。   那一年的损失,冉艳至今耿耿于怀。   而冉艳的遭遇,并不偶然。   菖蒲村党支部书记陈长春一边惋惜,一边指着绵绵大山说:“交通太不方便了,都与外面隔绝了。”   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贫穷。   前几年,菖蒲村文书冉泽想搞养殖,可妻子却劝他:“算了吧。”   “缺水,人都没得喝,哪里顾得上畜生。”妻子的话让冉泽无言以对。   夯基础   当高胜第一次来到菖蒲村时,他一度有些发蒙:想过村子贫苦,但没想到这么贫苦!   但高胜并没有“叹息”,他有着明确的扶贫思路。   2013年,菖蒲村村民何绍军看到几台挖掘机轰隆隆地驶进了村子。   不一会儿,挖掘机轮着铁爪子,开始在村路上“噗噗”工作起来。   “修路了,修路了。”何绍军的嚷嚷,让消息很快传遍全村。   村民发现,从双泉乡到菖蒲村的15公里山路上,有多个铁爪子在“噗噗”工作。   菖蒲村多年的夙愿,如今成了真。   作为驻村干部,也是双泉乡副乡长的陈长俊,知道这是高胜这个“第一书记”的功劳。   这个“第一书记”,下乡不给下面打招呼,主动选择最偏远的村子,让陈长俊顿生好感。   高胜雷厉风行,迅速协调联系县交委规划建设,划拨民生专项资金,严格资金审核利用。高胜多次强调:“要将每一分钱用到咱们菖蒲村的命脉上。”   这又让陈长俊钦佩不已。   深山公路逐渐被打通,村民们走出了大山。   随后,水的问题被提上日程,高胜联系到县水利局,组织深入调研,规划筹建蓄水池。   2014年,一个崭新的蓄水池在菖蒲村完工,当年就蓄上了水。   “再也不用为了吃水翻山越岭了。”村民刘光明眼角泛起了泪花。   强阵地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高胜发现,很多问题恰就出现在此。   第一个问题是:整个菖蒲村,没有一个群众可以说事的地方。   说到这个,冉艳就抱怨说:“狗都有个窝,我们的村委会就是个游击队。”   村支“两委”办公室太破烂了,基本不能用。   每逢下雨天,办公室就“哗啦啦”漏雨。   干部议事不方便,群众说事不方便,上级检查无条件,村支“两委”作用难发挥。   2014年初,高胜筹集资金6万余元,对原来破败的村支“两委”办公室进行升级改造。   几个月后,办公室面貌焕然一新:一楼为群众说事室,侧边还有阅览室;二楼为宽阔的会议室,崭新的桌椅整齐排放。   这是高胜强阵地举措的第一“板斧”。   第二“板斧”是村干部定期坐班制度。   一开始,村支“两委”成员对这个制度很不理解。   “农村干部习惯了自由散漫,农活时间又不固定,实行起来难。”陈长春向高胜“诉苦”。   高胜笑道:“我自有方法。”   根据高胜的安排,周一到周五,村支“两委”每天安排一人值班即可,负责接待来办事的村民。   “既方便群众办事,也不耽误农业活动。”陈长春竖起大拇指。   怎样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   高胜建立了乡党委、村支“两委”直接对口联系县级部门制度,由高胜牵头负责,根据菖蒲村的发展项目,直接“一对一”对接到县级部门责任人,保证各类项目按时保质推进。   这便是高胜使出的第三“板斧”。   富产业   要脱贫,还得产业支撑。   菖蒲村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烤烟质量精良,在外面口碑极好;高山反季节蔬菜绿色生态,口感极佳;菖蒲大草原风景优美,不输仙女山大草原。   可为什么迟迟发展不起来?   高胜找到了症结――烤烟规模不够大;高山反季节蔬菜缺少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