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探源-仙桃市沙湖镇.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湖探源-仙桃市沙湖镇

沙 湖 探 源 沙湖镇位于仙桃市东南边陲。紧依通顺河北岸。东与沙湖泵站隔河相望,南距东荆河四公里之遥。辖两个居委会和一个菜园村,总面积三平方公里,是该镇镇治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沙湖镇历史悠久,据《嘉靖沔阳州志》记载:“沙湖早于隋唐建政。” 但我以为:此说过于笼统,究竟早于何年何代?现就本人手头的资料,应该说:“沙湖建政最迟应在西周厉王时期。” 其理由一:1975年冬,沙湖泵站开挖电排河时,在“在刘家大坟”地下四米深处出土了石斧、石锛等石器以及亚州象齿板、鹿角化石等物,只是因再无其他实物佐证,才无法确切说明是古人类活动地区而已。 二:据沙湖“李氏家谱”文亮公撰《梦泽乌林沙湖沔阳史志》记载,该镇在西周厉王时,就曾已建政。其《志》曰:“沙湖,乃洞庭西北之区域,水陆繁荣之要道,犹其檀树岭大盗甚多。周厉王时设猎戌安民。戌政设红花岭,在沙洲河边,因河岭淤沙击目,湖河相连猎戌蓼公称为沙湖集。沙洲河。”(摘李氏家谱)。由此可见,沙湖的建政当属最迟于此。 东周时期:诸侯争霸,群雄逐鹿,乌林沙湖属郧国,郧子为王,曾在沙湖设乌依督(即乌林依督)治理沙湖,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郧人与随绞州蓼伐楚,被楚灭,郧遂改属楚地。 综上两说,足以说明沙湖建政历史已有三千年了。 至于其名演变,可说更具传奇色彩: 据野史相传:三国时,刘备吴国招亲,以假成真,以祭江之名,偕夫人和赵云从武昌返回荆州,途径沙湖,刘备见眼前湖波万顷,天水一色,渔帆点点,水鸟声声,芦花漫卷,菱荷飘香,遂问子龙,“此何地也”?赵子龙本不知其详,但看到湖里有很多沙滩,便随口答道“此地乃沙湖也!”他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正确,还指着沙湖说:“此湖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从此,“沙湖”因此得名。 宋朝时,仁宗当年游览洞庭,曾停槎此地,那一天,风和日丽,波光滟潋,芙蓉百里,水天一色,仁宗面对眼前的泽国风光,大惊一声赞叹“好一派玉沙美景呀!”于是人们把它叫做“玉沙”。 后来仁宗废沔阳为镇并入玉沙。元世祖开沔阳府,隶河南行省,领县二(玉沙、竞陵),明初为湖广行省,十三年后改隶汉阳府。当时,玉沙周围已有稻草湖、五湖、熊家湖、红土垸湖等四大湖。 嘉靖年间,仲夏时节,外地一才子坐船观尝湖区风光,登上玉沙魁星阁第三层楼举目远眺,诗兴大发,挥笔在魁星阁大柱上写下了四句诗:“玉沙问俗暂停槎,只见平湖不见沙,人道湖村风俗好,如花少女卖鱼虾。” 到了农历七月初七,玉沙的一批文人聚集在魁星阁为魁星祝寿,一个老秀才看到这首诗,沉思了一会儿,也感到眼前是茫茫平湖,而不是沙滩,玉沙之名不符,征得众文人同意取“沙”之典故,就“湖”之实意,改玉沙为沙湖。从此,沙湖出名,后沔阳为州,故有沙湖沔阳州之称。 明末清初,沙湖镇极为兴盛。全镇为九街十八巷的建筑格局(附明末清初沙湖古镇建筑格局示意图如后,此图为仙桃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员李恭权先生家属提供的李先生生前手绘资料)。镇东南面的魁星阁,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镇东北面的观止楼。龙腾凤舞,巍然耸立。毗邻的七圣庙,古树参天,庄严肃穆,镇西北的龙凤山上,三义殿香火燎绕,观音阁磬鱼声声。镇北的娘娘沟(护镇河),东水西去,五座石拱桥悬水飞渡,杨柳夹岸,莺飞草长;门前的通顺河上,帆樯如林,百舸争流,真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全镇分上街、中街、下街、上河街、下河街、中河街、瓷器街、竹货街、火炉街。街上有浙江的疋头,江西的金银铺;湖南的鞭炮厂,东西街头各有一个约150平方米的戏楼,上街的湘相会馆下街的安徽会馆、中街的咸宁会馆、商贾云集,这里的白天,人马川流不息,晚上如同白昼,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在江汉平原上可称是名闻遐迩的商品集散地。 同时,从上街到下街的沙湖四十八庙门,颇负盛名,沙湖八景也是饶有风趣。如“官桥望月”、“古树浓荫”、“佛掌夕阳”、“美女负薪”、“龙凤呈祥”、“网晒芦花”、“玲珑白塔”、“渔家灯火”等。八大风景映衬“四十八庙门”集中地反映了水乡集镇的美丽风光。加上李绂藻的故事,娘娘庙的传说、红花岭的风光、魁星阁的壮美更是让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难怪当时的文人墨客吟咏唱赞(附明清文人吟咏沙湖的诗作如后)。 明清时期,沙湖均设置巡检司衙门,叫“沙镇司”。现在沙湖镇街中心的“司门口”就是由此而来。 民国初年,历遇洪水泛滥和军阀混战的危害,1940年日本派36架飞机轰炸,使之成为废墟。 1949年沙湖解放,为沔阳县第四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现为仙桃市沙湖镇政府所在地。 附: 1、明清时期沙湖镇示意图 2、明清时期文人描写沙湖的诗章 附二:明清时期文人吟咏沙湖的诗章 《登沙湖魁星阁》 莫道桓 惜昔登楼许共携,掎裳摭袂与云齐, 长虹泻影临风立,远水涌空觉岸低, 旧雨难寻沙鹭约,画桥欠负晓莺啼, 只今杰阁凭栏望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