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对偶与对联.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对偶与对联

4、不合情境 给定情境对对联,即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否则,就是不合情境。 【方法点拨】 探求对联拟写方法 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所谓“对”,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就是内容上的互为关联。因此拟写对联, 首先要分析“出句”特点。如上联“扫千年旧习”,一从结构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扫”是动词,“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习”是名词;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相对”,“千”为平声,“旧”为仄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其次要善于联想。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正对。如上联“春晖盈大地”,由“春晖”可以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可联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联可拟为“瑞气满乾坤”。二是相对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反对。如“扫千年旧习”,由“扫”联想到“树”“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新景”,下联可拟为“树一代新风”或“迎万载新景”;再如上联“铺张浪费可耻”,由“浪费”联想到“节约”,由“可耻”联想到“光荣”,下联可拟为“勤俭节约光荣”。三是相关联想,即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上联“一代园丁乐”,由“园丁”联想到“桃李”,下联可拟为“九州桃李荣”;再如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联想到“治学”,下联可拟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三要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课后小练习: 仿照下列格式,以自己的名字写一幅嵌字联 例句: 休闲淡月松间照 明净清泉石上流 对偶与对联 【点击考纲】 高考语言运用题中,句子仿写一直是常考题型,而且一般要求写成排偶句,因此对“对偶”这种修辞格就不能不重点掌握,并且希望能顺便将对偶衍生出来的应用广泛的“对联”这类语用题掌握。 “对偶”修辞格 一、定义 对偶是用字数相同、结构形式上相似或相同,意义上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对偶按上下句(出句、对句)在内容意思上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1、正对 上下两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相同的一个事,在意思上是有相近、相似、相补、相称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反对 上下两句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着眼,在意思上有相反或相对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潮》)   3、串对(流水对) 上下两句着眼于相关联的事物,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承接)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注:对偶的分类如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工对)和宽式对偶(宽对)。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对偶只要具备严式对偶条件中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其它条件比较宽松。 例如:工对: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陈毅《“七.七”五周年感怀》) 宽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三、对偶的结构   1、上下两句整句对偶   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五勃《藤王阁序》)   2、句子中内部成份的对偶   例如:(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固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 四、对偶的作用  1、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  2、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  3、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  4、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五、使用时注意   运用对偶这一修辞方式,总的原则是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化,而忽视表现的内容主题,否则,就会出现画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