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宽传承民间舞蹈的道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断拓宽传承民间舞蹈的道路.doc

不断拓宽传承民间舞蹈的道路   [摘 要]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时期,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宽传承民间舞蹈的途径,才能使这一艺术形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民间习俗 地域特色 传承 创新   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取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渴求着更多的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精品。在新时期,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宽传承民间舞蹈的途径,才能使这一艺术形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利用民间习俗与传统节日传承民间舞蹈   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民俗活动更是不胜枚举,这些节日与民俗活动是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古往今来,每逢节日与民俗,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到处舞狮舞龙热闹非凡,民间舞蹈大展身手,可以说,丰富的民俗民风造就了形式多样、五彩斑斓的民间舞蹈。   1.广府庙会   以2015年第十一届广府庙会为例,巡游队伍共有12个方队,包括龙狮闹春、普宁英歌、瑶族长鼓等民间舞蹈,往届还有人龙舞、湛江傩舞等。狮舞、龙舞作为传统民间舞蹈,在各种喜庆场合向来扮演重要角色,大家都很熟悉自不必说。人龙舞是由人组成的龙,是传统的广场舞蹈,由数十人至一百多人组成人龙,龙长数十米。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身(龙面)两部份。饰龙趸者,以肩部和腰部承托“龙身”;饰龙身的演员骑坐后仰躺在龙趸上,双手挥动红色绸带作“龙爪”。人龙舞分为整队待发、猛龙出世、人龙起舞、跃出龙门、翻江逐浪、人龙翻飞、双龙出海、盘龙昂首、叩门入洞、胜龙归海等10个部份,表演起来形象逼真,难度很高,令人称奇。   英歌是普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通过队列分行、合拢等变化,有穿龙布阵、削槌、伏槌、掺槌的动作表演,这些动作有如武当派系的拳姿武态,如击打、拾步、返身、背向,生气勃勃、威武雄壮、扣人心弦。   2.南海神庙庙会   亦成为波罗诞。为弘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2005年的南海神庙庙会期间,广州市文化局和黄埔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把独具特色的庙会活动与展示广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年一度的南海神庙“波罗诞”流传至今已成为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每年诞期吸引着珠三角乃至东南亚逾十万人前来。在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当天,主办单位邀请了广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团队,组织了约360人的民间表演艺术大巡游队伍,其中有不少民间舞蹈,如:沙坑龙狮团的舞狮、舞龙、沙涌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别具地方特色的舞春牛、舞马和舞貔貅等。该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人们在进行祭祀祈福活动的同时,有机会欣赏精彩的民间舞蹈,使民间舞蹈得到弘扬与传承。   3.文化遗产日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每到这天,政府有关部门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民间舞蹈的表演。如在2011年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广州市首届“广东传统醒狮表演赛”在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的花都区炭步镇?i头古村落文化遗址广场举行,由全市12区(县级市)非遗保护部门和东道主炭步镇选送的13支传统醒狮队、9支少儿醒狮队,在古祠林立、书院栉比的古村落举行了以“挖掘传统醒狮技艺 传承优秀醒狮文化”为主题的精彩表演赛和巡游活动。2013年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粤韵珠江?巧夺天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展示、展演活动”,共展出来自全省各地的54个非遗项目及200多件作品,和100位民间艺人参与现场展演,涵盖了我省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项目。在2014年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其中“英歌舞”、“木偶戏”等艺人与观众互动,现场传授技艺等。   二、创作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舞蹈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选择题材很重要。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只有民间的才是特色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深入挖掘民间题材,才能筛选出具有特色的题材,从而创作出闪光的、内涵丰富的作品。   在第三届广东省音乐舞蹈花会上,我创作的双人舞蹈《鸡公榄》获得银奖。这个舞蹈反映的是源于广州西关的民间民俗风情“鸡公榄”而引发的一段爱情故事。 舞蹈《鸡公榄》取材于广州西关的民俗风情。有着两千年历史积淀的广州荔湾老城区,旧时称为“西关”,西关文化是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粤文化特色,被普遍认为是老广州文化的缩影,是近代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