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课程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隱性课程文献综述

隐性课程研究文献综述 学院:教育学部 姓名:陈煌 年级:2013 学号:2013010001 摘要:本文对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出现以来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对隐性课程研究做一个文献综述,更好地了解隐性课程的起源,内涵,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及研究趋势。 关键词:隐性课程 文献综述 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明确提出“隐性课程”一开始,隐性课程的研究已走过了40多个年头,隐性课程已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公认的术语,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有关研究非常丰富。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隐性课程研究是“继泰勒(R.W.Tyler)领导的早期科学化课程编制运动和布鲁纳(J.S.Bruner)领导的学科结构运动之后课程领域的又一次革命”(田慧生,1988)隐性课程不仅成了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引起了广泛注意。所以,对隐性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研究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隐性课程的内涵 (一)隐性课程的由来 英国课程专家巴罗曾说过,隐性课程“从柏拉图时期开始就有记载”。隐性课程的思想在本世纪初杜威(J.Deway)和克伯屈(W.Kilpatrick)的著作中已经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这就是他所谓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比语文、历史、地理等正式学科的学习更加重要,对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杜威的弟子,“设计教学法”之父克伯屈阐发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既间接学习)是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的习得,它是逐步为学生获得的,一经获得,就将持久地保存下去,并影响人的一生。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思想,实际上已经触及了隐性课程的问题,这为后来隐性课程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对隐性课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代表人物首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P.W.Jackson)。杰克逊于1968年出版了《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在该书中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一概念。就其本意来说,“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至此,课程研究领域正式有了隐性课程一词。 (二)隐性课程的内涵 在“隐性课程”的概念出现以后,研究者们首先对其名称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复杂的内涵进行了长期争论。研究者们立足于这一术语所涵盖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术语和名称。诸如内涵课程,无声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不一而足,反映出对隐性课程内涵理解的丰富性又缺乏一致意见。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探讨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发展的阶段。1992年出版的刘根平的《潜课程论》一书将这种研究总结为:引进与介绍,初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两个方面,认为吴也显发表在《教育研究》(1987年第1l期)上的《潜在课程初探》是我国较早涉及隐性课程领域的一篇文章。班华的《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一文(发表在《教育研究》1989年12期)为深入研究隐性课程理论做了可贵的努力。目前,研究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同时,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德育理论家看到了隐性课程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课程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等等。虽然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隐性课程也是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上却是持各家之言。 对于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计划或方案说,强调教什么和学什么,强调计划性和规范性;二是经验说,把课程界定为学生在学校中实际获得的全部经验;三是活动说,把课程视为教育者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正是这多种课程观带来了对隐性课程的不同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习结果 杰克逊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代表,他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中未被注意到的方面,是非正式的期望,是隐喻的价值观和规范。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马丁说:“潜在课程是学校或学校以外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某些结果或副产品,特别是那些学生已学习到,但未公开宣称为有意产生的学习状态”。它是教育管理者、教师以及一定程度上包括家长在内的有目的的教育,对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完全不知道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