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第一节 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与控制参数 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本身的性能,而且要赋以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充分表达出来;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如取样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菌体浓度,糖、氮消耗及产物,以及采用传感器测定发酵罐中的培养温度、pH、溶解氧等参数情况,并予以有效地控制,使生产菌种处于产物合成的优化环境中。 (一)、分批发酵 第二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温度影响微生物细胞生长? ??随着温度的上升,细胞的生长繁殖加快。这是由于生长代谢以及繁殖都是酶参加的。根据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呼吸强度增加,最终导致细胞生长繁殖加快。但随着温度的上升,酶失活的速度也越大,使衰老提前,发酵周期缩短,这对发酵生产是极为不利的。 (三)、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例如,在四环类抗生素发酵中,金色链丝菌能同时产生四环素和金霉素,在30℃时,它合成金霉素的能力较强。随着温度的提高,合成四环素的比例提高。当温度超过35℃时,金霉素的合成几乎停止,只产生四环素。 (四)、温度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温度除了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反应速率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物合成。例如,温度对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就有很大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氧的传递速率也会改变。另外温度还影响基质的分解速率,例如,菌体对硫酸盐的吸收在25℃时最小。 三、温度的控制 最适温度是一种相对概念,是指在该温度下最适于菌的生长或发酵产物的生成。 选择最适温度应该考虑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和产物合成的最适温度。 最适发酵温度与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菌体生长阶段有关。 例如,溶解氧浓度是受温度影响的,其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因此当通气条件较差时,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以增加溶解氧浓度。在较低的温度下,既可使氧的溶解度相应大一些,又能降低菌体的生长速率,减少氧的消耗量,这样可以弥补较差的通气条件造成的代谢异常。 最适温度的选择还应考虑培养基成分和浓度的不同,在使用浓度较稀或较易利用的培养基时,过高的培养温度会使营养物质过早耗竭,而导致菌体过早自溶,使产物合成提前终止,产量下降。例如,玉米浆比黄豆饼粉更容易利用,因此在红霉素发酵中,提高发酵温度使用玉米浆培养基的效果就不如黄豆饼粉培养基的好,提高温度有利于菌体对黄豆饼粉的利用。 pH对某些生物合成途径有显著影响。例如,丙酮丁醇发酵中,细菌增殖的pH范围是5.5~7.0为好,发酵后期pH=4.3~5.3时积累丙酮丁醇,pH升高则丙酮丁醇产量减少,而丁酸、乙酸含量增加。又如,黑曲霉在pH=2~3时产生柠檬酸,pH近中性时,积累草酸和葡萄糖酸。谷氨酸发酵中,pH=7或微碱时形成谷氨酸,pH酸性时产生N—乙酰谷酰胺。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溶解氧最易成为限制因素; 溶解氧的高低取决于供氧、通气搅拌和需氧状况的影响; 采用电极测定发酵液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的变化可提示氧的供需规律及其对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 氧分压(mm Hg) 100%空气饱和水中氧分压是159mm Hg,多在医疗单位中使用; 绝对浓度(mg O2/L或ppm) 用化学方法来测定,主要在环保单位使用; 饱和度百分数(%) 在发酵行业使用。 临界氧: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呼吸临界氧)。对产物而言,是不影响产物合成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合成临界氧); 测定:先加强通氧,使溶解氧上升到最高值,然后中止通气,继续搅拌,在罐顶部空间充氮,此时用溶氧电极测定,溶解氧会迅速直线下降,当直线斜率开始减小时的溶解氧即呼吸临界氧值;通过在发酵中维持不同的溶解氧,考查不同浓度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可求得合成临界氧; 第八节 发酵终点的判断 发酵类型不同,目的不同,判断终点的标准就不同。一般情况下的判断原则:高产量、低成本。以原料和发酵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为主的药品,主要在于提高产率、得率、发酵系数。以分离纯化和产品价值高的产品,还有提高产物的浓度,计算体积产率,发酵单位除以总发酵时间。 1.经济因素:发酵终点应是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生产能力的时间。生产速率较小的情况下,产量增长有限,延长时间使平均生产能力下降,动力消耗,管理费用支出,设备消耗等增加了成本。在最大生产率时,终止发酵。 2.产品质量:发酵时间太短,过多的尚未代谢的营养物质残留在发酵液中,对后步分离纯化不利,可溶性蛋白会引起乳化。发酵时间太长,菌体自溶,释放出菌体蛋白或体内酶,改变发酵液性质,增加过滤工序的难度,过滤时间延长,使一些不稳定的产品遭到破坏。临近放罐时,补料或消沫剂要慎重,其残留影响后续分离。补料可根据糖的消耗速率,以允许的残量为标准。对于抗生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设备生产培训.pptx VIP
- 学生公寓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铁路概论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交警大队事故处理委托书模板.docx VIP
- (高清版)DB23∕T 3915—2024 汉麻提取加工生产设施管理指南.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镇海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高考化学一轮专项复习讲义-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及应用(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3完整版_中考英语核心高频688词 【背诵版】 .pdf VIP
- 矩阵的乘法运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风险防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