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萍G+球菌感染的治疗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的治疗 疾病 成人推荐剂量 其他治疗 脑膜炎 利奈唑胺PO/IV(BⅡ)、万古霉素IV(BⅡ)、TMP-SMX IV(CⅢ)或万古霉素+利福平(BⅢ) CNS分流装置感染时,建议移除装置直到CSF培养阴性(AⅡ) 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硬脊膜外脓肿 外科切开引流评估(AⅡ) 海绵体或硬脑膜静脉窦脓毒性血栓症 感染邻近部位或脓肿切开引流(AⅡ) Catherine Liu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1–38. * 利奈唑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 疾病 成人推荐剂量 儿童推荐剂量 推荐级别 (成人/儿童) 脑膜炎 600mg PO/IV Bid 10mg/kg/次 PO/IV 每8h,每次给药不超过600mg BⅡ/BⅡ 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硬脊膜外脓肿 BⅡ/BⅡ 海绵体或硬脑膜静脉窦脓毒性血栓症 BⅡ/BⅡ 研究显示,利奈唑胺血脑屏障穿透率高达66%,CSF峰值和谷值浓度分别为7-10μg/mL和2.5-6.0μg/mL Catherine Liu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1–38. * 新生儿MRSA感染的治疗 新生儿脓疱病 足月新生儿及婴儿轻度局限性疾病,推荐局部莫匹罗星治疗(CⅢ)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局限性疾病,及足月儿较大范围感染(包括多部位感染),推荐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静脉给药,直到菌血症清除(AⅡ) 新生儿MRSA脓毒症 万古霉素静脉给药(AⅡ) 非血管内感染时可选用利奈唑胺或克林霉素治疗(BⅡ) * Catherine Liu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1–38. IDSA临床使用指南系统陈述了临床常见MRSA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可协助医生及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指南中涉及的MRSA感染疾病包括SSTI、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和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委员会专家认为,临床中关于MRSA感染的其他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 小 结(1) * 小 结(2) IDSA MRSA感染诊治指南推荐,利奈唑胺可用于下列MRSA感染性疾病: 皮肤软组织感染 肺炎 骨关节炎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大量循证医生证据支持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 1. Graziani 1988; 2. Matzke 1986; 3. Albanese 2000; 4. Georges 1997; 5. Lamer 1993; 6. Daschner 1987; 7. Blevins 1984; 8. Wilson 2000; 9. Stahl 1987; 10. Wise 1986; 11. Frank 1997; 12. Lovering 2002; 13. SmPC; 14. Gee 2001; 15. Gendjar 2001. 组织/体液 斯沃 骨 60%12 脑脊液 70%13 上皮细胞衬液 450%13 炎性渗出液 104%14 肌肉 94%12 腹透液 61%15 汗液 55% 替考拉宁 50-60%8 10%9 31% 77%10 40%11 40%10 - 万古霉素 7-13%1 0-18%2,3 11-17%4,5 - 30%6 20%7 - 斯沃组织浓度与血浆浓度的比例 * 致病菌 菌株数 MIC90/(μg/ml) MIC值范围/(μg/ml) 敏感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3240 2 0.5-4 100 MRSA 1092 2 0.5-4 100 MSSA 2148 2 0.5-4 10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748 2 0.5-4 99.6 肠球菌 864 2 0.25-8 99.3 VRE 86 2 0.5-8 97.7 肺炎链球菌 655 1 ≤0.12-2 100 草绿色链球菌 216 1 ≤0.06-2 100 β-溶血性链球菌 398 1 0.25-2 100 2008年ZAAPS监测结果显示: 利奈唑胺对常见G+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 利奈唑胺对耐药G+菌亦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 Jones RN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 2009;65:404–413. 斯沃组织浓度与血浆浓度的比例 * 利奈唑胺治疗G+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研究或亚组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优势比(OR) 优势比(OR) 事件 总计 事件 总计 权重 M-H,固定,95%CI M-H,固定,95%CI DongFang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