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叩齿 互叩牙齿坐位、闭嘴,上下牙齿有节奏地叩击,微闭双目,上下牙齿轻轻叩击,以自己刚刚能听到叩齿声为度。 2.搅舌吞津 咽津前,口腔内应清洁(晨起刷牙后或饭后漱口),先把嘴闭上,牙齿自然咬合。舌抵住牙齿,作上下搅动,尤如漱口状,等口中唾液增至满口时,将唾液分3次慢慢咽下。 3.动摩双唇 将上、下唇不断叩动,然后以食指背抚摩双唇1分钟。然后用毛巾擦净。 九、注意事项 1. 做操前应修剪指甲,取下首饰,防止划伤。 2. 环境应安全,清净,舒适,光线适宜。 3. 动作应舒缓,富有节律性,避免使用蛮力。 4. 拔鼓膜时食指插入耳道内不宜过深,以免损伤皮肤及鼓膜。 5. 按揉眼周时避免双手接触内眼。 6.叩齿时不宜太重,以防造成损伤 7. 做操时保持心境平和,做操毕应静养片刻,避免受凉。 十、临床运用 耳鸣耳聋、头痛头晕、心慌失眠、视疲劳、日常保健。 十一、参考文献 [1]陈永灿. 五官保健按摩[J]. 养生月刊,2013,34(10) [2]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总结 挤压睛明,轻揉攒竹, 点按四白,分抹睑眉, 旋运眼球,摩手熨目。 鸣天鼓,拔鼓膜,揉耳朵。 推擦鼻翼,轻摩鼻梁, 点揉迎香,按摩鼻尖。 互叩牙齿,搅舌吞津,抚摩双唇。 每天一按摩, 工作更轻松, 生活更惬意, 精神更爽快。 五官保健按摩操 云南省中医医院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历史渊源 三、作用机理 四、功效 五、分类 六、适应症 七、禁忌症 八、操作流程 九、注意事项 十、临床运用 十一、参考文献 一、概述 五官保健按摩是一种精神和形体动作相结合的健身强脑操[1]。 五官即眼、耳、鼻、舌、唇,均位于头部,通过各种神经与脑组织相联接,接受视、听、嗅、味等各种感觉。 中医学认为,五官又与五脏相对应,故又有眼为肝之官、耳为肾之官、鼻为肺之官、舌为心之官、唇为脾之官的说法[2]。 按摩五官,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刺激大脑,强化大脑和五脏的功能活动,以达到强脑健身,宁眩聪耳,促进睡眠,益肾养肝,清肝明目等目的。 二、历史渊源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通,人体中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疾患,在治疗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的作用。 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分布着许多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均起经头面部,故又说“头为诸阳之会”(见《 素问·脉要精微论》)。 因此,平常可经常按摩五官,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刺激大脑,强化大脑和五脏的功能活动,以达到强脑健身的目的。 三、作用机理 经常按摩五官,能刺激头面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刺激大脑,强化大脑和五脏的功能活动。 四、功效 疏通经络,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促进睡眠。 益肾养肝,清肝明目,缓解疲劳,调畅情志。 五、分类 叩齿 ㈣舌唇按摩 搅舌吞津 动摩双唇 挤压睛明 轻揉攒竹 点按四白 ㈠眼按摩 分抹眼睑 分推双眉 旋运眼球 摩手熨目 鸣天鼓 ㈡耳按摩 拔鼓膜 擦揉耳朵 推擦鼻翼 ㈢鼻按摩 轻摩鼻梁 指揉迎香 按摩鼻尖 六、适应症 耳鸣耳聋、头痛头晕、心慌失眠、白涩症、 视疲劳、日常保健。 七、禁忌症 1.眩晕发作较重,伴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者。 2.急性结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3.头面部、眼部或手部有皮肤破溃或感染者。 4.过饥、过饱,过劳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八、操作流程 常用穴位 1.睛明穴: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3.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4.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5.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6.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在 1.挤压睛明 2.轻揉攒竹 3.点按四白 ㈠眼按摩 4.分抹眼睑 5.分推双眉 6.旋运眼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