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改革中的价税财联动.doc
古代改革中的价税财联动
公元前686年冬,寒风刺骨,满地冰霜,一群官兵押着辆囚车,冲风冒雪,急速行走在从鲁国到齐国首都临淄的大道上。囚车里坐着的叫管仲,在此前的齐国内乱中,他为公子纠争夺王位,刺杀公子小白,可惜一箭射在了小白的衣带钩上,得逃大难的小白最终取得胜利,登上齐国王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为报一箭之仇,命人将逃亡鲁国的管仲押解回国。
管仲被押回国后,齐桓公召见他,对他说:“你论罪当诛,但是听鲍叔牙说你很有才能,那你就先跟我说说治国的道理,如何才能解决齐国当前的困境。”后来,管仲一席话,听得齐桓公连连点头,十分满意,于是斋戒十日,拜管仲为相。
管仲究竟为齐桓公开出了什么样的药方,一下从死囚直接变成国家的宰相?他又会把齐国带向何方?
改革方案
管仲给齐桓公开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相互配合的全面改革方案,作为商人出生的管仲,尤重视经济的发展,其财经改革最为突出。
管仲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其改革也从富民入手。首先是减轻人民赋税负担。他减轻了农业税,改为两年一征,并按土地肥沃程度和当年收成调节税率。减轻山海池泽之税,但是实行季节性开放,既让人们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又能防止过度开发,保护自然环境。关市之征减到五十取一,后又改成只统计而不征税,促进商品流通以富民。
其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宫廷用度和行政经费,增加“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等辅助生产和“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等“九惠”的社保项目支出。如此“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人民就能安心生产了。
但管仲认为税收的刺激作用有限,还要运用价格刺激,只要谷价上涨到足够高,农民毋须强迫,就会自觉起早贪黑的干活,邻国的粮食也会“如水之就下”流入本国。他实行“平准”之法调节市场价格,即通过建立粮食等物资储备,贱买贵卖,平抑物价。在调整物价时适当提高粮价,让农民获益,刺激粮食生产;提高奢侈品价格并鼓励富人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管仲还注意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认为粮食价高则万物价轻,钱轻则万物重,人君只要调节好货币、粮食、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天下可定”。
以上政策必然导致国家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管仲又从多方面增加政府收入,一是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通过对人民必须的盐和铁的专卖,来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二是通过价格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达到“一可以十,十可以百”的财政收入效果。此外,还有开征房产税,“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
在管仲的治理之下,齐国民富国强,成为春秋首霸。一百年后的孔子还在说:“民到于今受其赐。”
联动的艺术
《诗经?齐风》里用“东方未明”“颠之倒之”“倒之颠之”来形容当时齐国经济凋敝、税源萎缩、贫富分化加剧,人民困苦无依的混乱局面。当时改革的目标有三:一是增加国家收入,化解财政危机;二是减轻人民税负,刺激经济生产;三是扩大公共支出,缓解人民苦痛。增收、减税、扩支,这样三大目标之间,骤然一看,相互之间是很矛盾的,但这就是现实的要求,是不能不面对的困境。管仲就是在这样的三元悖论逼迫下,探索出一条价、财、税、金融联动的改革方案,他称之“以轻重御天下之道”。
轻重之法用今天的话就是通过政策调节价格、税收、财政、货币的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物价稳定、财政充裕、民生幸福。这个调节,不是单项的,也不是固定的,而是“视时而立仪”,不仅调整各单项之间的整体结构,也调整每个单项的内部结构,每个调整都动一发而牵全身,产生联动效应。如税收,既减轻农业税、商业税,又开征房产税。既对贵族的私田统一开征农业税,又按照田地肥沃程度收成情况调节税率;既开征房产税,又为贫困户兴建提供住房;既为民众提供社会福利,又着重振困救急;既促进市场流通,又对盐铁实行专卖;既要提倡节俭,又要在水旱灾害时大修宫殿以给人民工作机会……所有的调整都是按照“既…又…”模式,因时因势权衡轻重而动。
西方经济思想总是“必须…才能…”的线性思维,而管仲却是“要实现…则既需…又要…”的联动互济思维。西方思维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中国思维是一分为三,分中有合。古代中国哲人始终重视事物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关系,以求相互补充促进,用管仲的话说就是要调节好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合阴阳,而天下化之”。有如中药开方,一服药下来,要君臣佐使,相互搭配。前辈学者唐庆增认为他是重商主义,马非百认为他是重农主义,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市场放任主义的先驱,也有认为他是市场干涉主义的始作俑者,也有认为他是2600年前的凯恩斯,也有认为他是古代中国的供给经济学、货币经济学等等。从西方经济思想来看,管仲可以说集各种矛盾的学说于一身的大杂烩、四不像,不按常理出牌,但对管仲来说是“殊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