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地基基础抗震详解
基 础 工 程 内容提要 概述 地震波及其特征 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它包含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是一种弹性波。 体波包括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胀缩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从而使得介质不断的压缩和疏松,也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在空气里纵波就是声波。其特点表现为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也称剪切波。其周期较长,振幅较大。还应指出,横波只能在固体里传播,而纵波在固体和液体里都能传播。 地震波及其特征 纵波比横波的传播速度要快,在仪器观测到的记录图上,纵波要先于横波到达。一般也把纵波叫P波(即初波),把横波叫S波(即次波)。体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地球的层状结构,因此体波通过分层介质,在界面上将产生折射和反射;当一个P波入射到一个界面时,不但产生折射和反射的P波而且还发生折射和反射的S波,S波也是如此,此外,由震源发出的震动首先通过岩层传到基岩表面,然后再经基岩以上的地层传到地表面,在此过程中由于重复反射,地表面的震动常常得到放大。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1.震级 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来反映。地震震级是地震固有的属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尺度,用符号M表示,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确定的。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原始定义是在1935年由里克特(C. F. Richter)给出 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也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次同样大小的地震,若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和土质条件的因素不同,则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也不相同。这时,若仅用地震震级来表示地震动的强度,还不足以区别地面和建筑物破坏轻重的程度。虽然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地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及地震烈度不同。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影响越大,地震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低。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用I0表示。 地震区场地特性 1.地震震害 地震发生时及发生后,将引起人们有震动的感觉、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变化,通常称之为地震后的宏观现象,常可概括为四类:人们的感觉、人工结构物的损坏、物体的反应和自然状态的变化。研究这些现象不仅可以理解地震作用本质,更主要的是防止或减少地震所产生的破坏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人工结构物的损坏,应该说是最值得研究的宏观现象。通过它的研究不仅能定性地理解地震现象,而且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制定和改进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制定抗震防灾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地震所带来的破坏活动主要表现在: 1)地基震害 地基的主要破坏有:地基液化、震陷、山体崩裂、滑坡、地裂等现象。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地震时的强烈震动会使饱和粉细砂、细砂和粉土层液化,地下水夹着砂子往往经裂隙或其他通道蹦出地面,形成喷砂冒水现象。产生液化的原因是由于地层短暂时间里,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来不及消散,有效应力降至零,土体呈现出近乎液体的状态,强度完全丧失,即所谓液化。地基液化能使建筑物产生大量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倾斜,埋在液化土层中的管道及地下罐等则会上浮。地震使地面产生巨大的附加沉降称为震陷,多发生在松砂和软粘土中,震陷不仅使建筑物产生过大沉降,而且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和倾斜,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地震时出现的地裂缝的数量、长短和深浅等与地震强度、受力特征有关,如唐山地震时,地面出现一条长10km、水平错动1.25m、垂直错动0.6m的大地裂,错动带宽约2.5m,致使在该断裂段内的房屋、道路、地下管道等遭到及其严重的破坏,民用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强烈的地震往往造成地面错动、山体崩塌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时还会堵塞河流,形成地震堰塞湖而使山河改观。 地震区场地特性 2)建筑物的典型震害 多层砖房的典型震害为外墙外闪、倾倒,纵横墙墙面出现X裂缝,纵横墙开裂和屋顶塌落等。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典型震害为梁柱节点破坏,柱子上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崩,呈灯笼状,在箍筋数量不足时这种情况更加常见。钢筋混凝土墙的破坏形态与砖墙差不多,但其裂缝比较分散且宽度较窄。 场地因素 建筑场地的地形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对地震灾害的程度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多次地震灾害调查表明,局部地形条件对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当局部地形高差大于30-50m时,震害就会有明显的差异,位于高处的建筑物震害加重。1920年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时,处于渭河谷地姚庄的烈度为7度,而2km外的牛家山庄因位于高出百米的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编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技师国家题库练习题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建造技术课件.pptx VIP
- 无线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探究.doc VIP
- 广西地方标准《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2024年整理).doc VIP
-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应用题练习题(2024年整理).doc VIP
-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应用题练习题(2023年整理).doc VIP
- 煤矿用防爆型自进式管道清洗装置.pdf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参考答案).ppt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克东一中、克山一中等五校联考2025年高三5月仿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