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分支杆菌(参考).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态:酷似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特性,常在患者破溃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典型的胞内寄生菌。 培养:麻风分枝杆菌是至今唯一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 动物模型:犰狳; 小鼠足垫。 一、生物学性状 麻风分枝杆菌抗酸染色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自然状态下麻风分枝杆菌只侵害人,主要通过呼吸道、破损皮肤和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临床表现:根据免疫病理变化、细菌检查等可将大部分患者分为瘤型麻风和结核样型麻风;介于两型之间的少数患者又可再分为两类:界限类与未定类,两类可向两型转化。 免疫性:细胞免疫为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麻风病人皮损 涂片染色镜检:抗酸染色。 麻风菌素试验:应用原理和结核菌素试验相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预防:主要依靠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及早期治疗患者,特别对密切接触者要做定期检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 治疗:麻风药物主要是砜类,如氨苯砜、苯丙砜、醋氨苯砜等。利福平也有较强的抗麻风分枝杆菌作用。为防止耐药性产生应采用多种药联合治疗。 四、防治原则 黄山迎客松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张文卿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或稍弯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而得名。 为抗酸杆菌。 对人类致病的有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sis) 一、疾病史及流行现状 结核病流行的历史: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结核病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形容为“虚痨”之症。史书早有记载; 许多杰出的人物罹患结核病: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鲁迅等。结核病的流行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 由于抗生素的出现, 从上世纪40年代后发病率下降。 自上世纪80年代始“ 死灰复燃”。 据WHO预计,目前全球约20亿人已感染了MTB。 全球现有TB病人2000万。 TB的死亡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每天有8000人死于TB,每年约300万人死于TB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TB的形势尤其严峻,全球98%的TB死亡和95%的新发TB都是在发展中国家。 非典一共死亡813人,禽流感共死亡了243人,HN1流感816人( 09.7.28),但结核病病每年死亡170万人, TB全球流行情况 目前中国结核病流行状况。 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二,西太区居首位,登记病人数占西太区病人总数的56%。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已有1/3以上的人中感染了结核菌;肺结核患病率高达367/10万,其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60/10万。中国每年死亡25万。 结核病发病全球分布情况 1.形态与染色 结核杆菌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园,大小约1~4×0.4μm,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抗酸性。 一、生物学性状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Ziehl-Neelsen)显示痰标本中染为红色的特异性抗酸细菌。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菌。 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等的固体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生长缓慢:18-24 h繁殖一代,接种后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粗糙皱纹状菌膜生长。 结核杆菌的菌落 3.主要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分,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脂质(Lipid) 磷脂;脂肪酸;蜡质D;硫酸脑苷脂。 蛋白质: 多糖: 核酸: 荚膜 脂质与结核的病理特点,超敏反应等相关。 4.抵抗力 对干燥、酸碱抵抗力较强: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在3%HCl、6%H2SO4或4%NaOH溶液中能耐受30 min,因而常以酸碱处理严重污染的样本,杀死杂菌和消化粘稠物质,以提高检出率。 对湿热、紫外线、乙醇的抵抗力弱。在液体中加热62~63℃ 15 min或煮沸、直射日光下2~3 h、75%乙醇内数分钟即死亡。 5.变异性---容易发生变异 耐药型变异: 对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菌株常伴随活力和毒力减弱。 MDR-TB(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的出现。 毒力变异:1908年Calmette和Guérin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传代,历时13年,使其毒力发生变异,成为对人无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株,称为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 : 二、致病性 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