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身工艺检查项目解析
车身工艺检查作业指导书
3. 基本原则
零件的设计要遵循样车、样件的工艺性,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零件结构工艺性应尽量参考样车、样件,并优于样车、样件。
冲压工艺检查作业指导书
4.1术语
冲压工艺性
冲压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易、寿命较高、操作较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2输入三维数模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4.2.1用于冲压工艺检查三维数模应是已倒角的三维数模。
4.2.2 输入的三维数模应符合公司标准《三维数模管理基本规定》的要求,特别是以下要求:
a.文件名一律用零部件代号表示;
b.三维数模一律采用整车坐标系,车身坐标原点与UG软件默认绝对坐标原点重合;
c.凸焊螺母、焊接螺栓、焊接螺柱、内饰用卡扣等标准件直接在附着的钣金零件本体数模上用三维表示,其尺寸和位置按设计状态给定;
d.总成数模装配应以UG软件中的装配模块(Assemblies)进行,以保持零件数模与总成数模之间的相关性。
4.2.3 应提供整车明细表
4.2.4特殊的工艺要求应在提供三维数模时书面说明清楚。
4.3 数模冲压工艺检查流程
4.4冲压工艺检查要素
4.4.1确定冲压方向,进而确定压力中心
4.4.2检查零件是否存在负角
4.4.3 检查零件的拉延深度是否过深(见表4-1和表4-2)
表4-1 矩形拉深最大相对深度 (h/B)
100t/K 2.0-1.5 1.5-1.0 1.0-0.5 h/B 0.60-0.65 0.55-0.60 0.50-0.55 表中字母说明:t—材料厚度 K—坯料宽度
h—最大拉深深度 B—拉深宽度
表4-2 筒形拉深最大相对深度 (h/d)
df/d 100t/d0 2-1.5 1.5-1.0 1.0-0.5 0.5-0.2 0.2-0.06 1.1 0.9-0.75 0.82-0.65 0.70-0.57 0.62-0.50 0.52-0.45 1.3 0.80-0.65 0.72-0.56 0.60-0.50 0.53-0.45 0.47-0.40 1.5 0.70-0.58 0.63-0.50 0.53-0.45 0.48-0.40 0.42-0.35 1.8 0.58-0.48 0.53-0.42 0.44-0.37 0.39-0.34 0.35-0.29 2.0 0.51-0.42 0.46-0.36 0.38-0.32 0.34-0.29 0.30-0.25 2.2 0.45-0.35 0.40-0.31 0.33-0.27 0.29-0.25 0.26-0.22 2.5 0.35-0.28 0.32-0.25 0.27-0.22 0.23-0.20 0.21-0.17 2.8 0.27-0.22 0.24-0.19 0.21-0.17 0.18-0.15 0.16-0.13 表中字母说明:h—最大拉深深度 d—拉深直径 df—凸缘直径
t—材料厚度 d0—坯料直径
4.4.4工艺缺口是否合理
工艺缺口置于工件拐角平直处,距拉延圆角3-5mm
4.4.5拉延圆角是否合理
具有一定深度的较大的凸台处的过渡圆角在不影响特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大一些,最好倒成球面状的R,以利冲压成形(见表4-3)
表4-3 拉延最佳圆角半径 (r)
h/B 0.2 0.3 0.4 0.5 0.6 0.7 r/h 0.60-0.75 0.55-0.70 0.50-0.62 0.50-0.60 0.50-0.55 0.45-0.50 表中字母说明:h—拉延深度 r—圆角半径 B—拉延宽度
4.4.6冲切的孔边距是否合理
根据冲模对冲裁件工艺性的要求,孔边距b与材料厚度t的关系是:
b≥2t
(注:当t≤1.5mm时,b不得小于3mm)
冲孔的最小直径dm与材料厚度t的关系是:
dm≥1.3t
4.4.7冲切的孔应在一个面上,不应横跨在二个面上,以改善冲模刃口的寿命
5 焊接工艺检查作业指导书
1术语
a.焊接结构工艺性
焊接结构工艺性是指钣金结构件在焊接夹具上组合拼装后,实施焊接的难易程度。零件良好的焊接结构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夹具加工较易、寿命较高、操作较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b.电弧焊—是以电极与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包括CO2保护焊、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