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作者黃聖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魚作者黃聖竣

停、看、聽-斑馬魚的行為研究 摘要 本實驗研究斑馬魚的行為模式,以及斑馬魚的行為是否會受到聲音及現代的生物科技所創造的螢光魚所影響,因此我們設計以下的實驗。 我們先搜尋資料了解斑馬魚適合居住的環境,接著為了不讓魚的行為受到太多的外界干擾,我們找一個干擾較少的地方放置水族箱,並用大紙箱將之圍住,而我們就從紙箱的孔洞中,觀察魚。 從實驗中我們了解斑馬魚的體色來自於膚色,而透明的鱗片,可讓魚看起來閃亮。而人工的螢光魚,則是由肌肉中散發出珊瑚紅的色彩。在鬧鐘響鈴後餵魚實驗中,我們知道了斑馬魚可藉由食物為誘因,達到魚聽到鬧鐘響鈴,就知道準備覓食了。而實驗的最後,我們研究螢光斑馬魚對斑馬魚在行為上影響情形。 壹、研究動機 教室裡,有一個小魚缸,裡面的各種魚,姿態、顏色、習性等等,都有所不同,下課時我總喜歡坐在魚缸前盯著魚兒看。水族箱中有活潑好動、全身佈滿藍白條紋、散發閃閃光芒的斑馬魚,也有一隻透著粉紅光芒的螢光魚,亮麗的色彩總是令我的目光著魔般的跟隨著牠游泳、追逐和覓食。 在學過「動物的行為」後,我更加了解動物的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其特殊的含意,生物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繁衍後代,表現出許多千奇百怪的行為,蜜蜂的舞姿為了定向、鮭魚的洄游為了繁衍、螞蟻碰觸觸角來傳遞訊息、招潮蟹揮舞者大螯來威嚇其他侵入者。如果不是有科學家去觀察、研究,又如何得知其中的祕密呢?因此,我開始試著想要更加了解教室裡的斑馬魚,想知道斑馬魚的種種行為代表什麼意思。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斑馬魚,我和同學一起上網去搜尋斑馬魚的相關資料,這才發現-由於斑馬魚的體積細小,繁殖既快且多,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基因和醫學生物的研究。但是有關於斑馬魚的行為研究卻很少,為了解開我們心中的種種疑惑,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們自己養斑馬魚,想藉由觀察斑馬魚、進行實驗,來解開斑馬魚行為的祕密,深入了解斑馬魚的行為。 貳、研究目的 研究斑馬魚群體、個體、攻擊行為模式。 探討聲音對斑馬魚的覓食行為影響。 斑馬魚及螢光斑馬魚的外觀形態比較。 研究螢光斑馬魚對斑馬魚的行為影響情形。 參、研究器材與器具 一、研究器材:15尾斑馬魚、15尾TK-2紅螢光仙子、2個水族箱(長、寬、高各為60、30、36公分)、2支溫度計、2支電子式加溫棒、1支魚網、2包白棉(過濾水中雜質)、2包活性碳、2組上層過濾器、1罐硝化細菌(分解魚的排泄物)、1罐飼料(紅色,顆粒大小約2~5mm,易沉,有些顆粒略大於魚口)、1支餵食器(以市售湯匙及免洗筷組合而成)、1個紙箱(使魚缸和外界隔離) 二、實驗器具:解剖顯微鏡(觀察魚鰭上的紋路及體色變化)、複式顯微鏡(觀察魚鱗)、碼錶、1個鬧鐘(製造聲音)、培養皿(放置欲觀察測量的斑馬魚)、溼棉花(鋪於培養皿底部,使魚體保持溼潤)、數個燒杯(125mL和500mL)、30cm尺、濾紙(畫上刻度、滴濕,用來測量觀察斑馬魚) 肆、研究過程及方法 組裝養魚裝置 (一)魚缸裝置:我們把養魚裝置放置在生物實驗室窗邊,將魚缸(60cm×30cm×36㎝)裝滿水,使用上層過濾器(內有白棉、活性碳)過濾雜質,加入硝化細菌,並使用定溫加溫棒,使水溫維持在26℃,魚缸裝置【圖1】如下。 (二)魚缸裝置完成後,經過三天,水質穩定後,在放入斑馬魚,如下【圖2】所示。 (三)餵食器:前端白色湯匙狀是市售免洗湯匙,棍子部分我們使用六支免洗筷黏合而成,共長60cm,如下【圖3】所示。 (四)隔離實驗裝置:魚缸一側靠著白色牆壁【圖4】,另三邊以高兩公尺的紙箱呈ㄇ字型環繞魚缸【圖5】,隔開外界干擾因素,防止其他影像影響實驗。並在紙箱下方、上方各開了15cm×15cm的觀測孔,如下圖所示。紙箱左方中間高度挖了一個小洞為餵食孔,把餵食器放入孔中,伸長到魚缸右側餵食,如【圖5】所示。 (五)餵食時間:每天上午九點。 研究過程與實驗步驟 (一)【實驗一】研究斑馬魚群體、個體、攻擊行為模式。 在裝置透明水族箱配上一部外掛式過濾器及恆溫棒,水溫平均為26℃養殖10隻斑馬魚。 每天觀察斑馬魚的活動,從9:30~11:00,自2010年2月開始觀察2個星期,詳細觀察記錄斑馬魚的覓食、領域、攻擊等種種行為。 (二)【實驗二】探討聲音對斑馬魚的覓食行為影響。 早上九點,將鬧鐘放置於魚缸右側,離紙板10公分的地方,播放鬧鈴三十秒,在播完鬧鈴後再等十秒後,在魚缸右側餵魚飼料,實驗時由上往下俯視示意圖如【圖6】。 用碼錶測量魚群在飼料灑下後,將全部過來覓食的時間,紀錄於表格中。 連續四天操作步驟1?步驟2,觀察斑馬魚的行為並紀錄全部魚群在飼料灑下後,全部過來覓食的時間。 (三)【實驗三】斑馬魚及螢光斑馬魚的外觀形態比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