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要点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 圣人” 《伦语》* 《诗经》《书》《礼》《易》《乐》《春秋》 a“仁”者爱人(核心) b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d编撰文化典籍(六经) e人性:“性相近” 孟子 战国 亚圣 《孟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A仁政,省刑罚、薄税 B“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四端说”(仁义礼智) D性善论 荀子 战国 儒家学说集大成 《荀子》 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A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B君民关系:“舟水关系” C性恶论:但通过礼义、法治改造成君子、圣人 D主张“人定胜天” 【高一级历史必修③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学习导引】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几个主要的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影响。重点放在汉代儒学是怎样走上正统地位的。 3、了解明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知识点细化】 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墨子) 2儒家思想的演变: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 圣人” 《伦语》* 《诗经》《书》《礼》《易》《乐》《春秋》 a“仁”者爱人(核心) b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d编撰文化典籍(六经) e人性:“性相近” 孟子 战国 亚圣 《孟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A仁政,省刑罚、薄税 B“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四端说”(仁义礼智) D性善论 荀子 战国 儒家学说集大成 《荀子》 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A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B君民关系:“舟水关系” C性恶论:但通过礼义、法治改造成君子、圣人 D主张“人定胜天” (三)历史评价: 1、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 a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 (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 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神仙体系) 2、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主张: a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b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c经济上主张:“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 d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张“孝道”为“天经”“地义”。 3、汉武帝的举措: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儒生参与国政 b兴办太学、立“博士”,传授“五经”、“学而又则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三)历史影响: 1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糅合道家、阴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把君权、神权、父权、夫权贯穿一起的神学体系。 2作用: a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 c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 2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 3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 (二)宋明理学概况: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主张 特点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