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doc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一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距成都约50公里,北纬30°52′31°01′,东经103°25′—103°38′,称湔堰、湔堋。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蜀郡守李冰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借鉴前人治水经验,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顺应自然规律利用高低落差,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冷缩的原理,凿离堆穿二江(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具体地说,李冰利用鱼嘴分水堤从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经过2200多年的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战国后期秦楚两霸争天下,秦为实现一统天下大业,便将得蜀则得楚,得蜀先治水列为秦的根本国策。蜀居楚之上路不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水上运兵攻楚旦夕即至。秦出于政治目的遂派李冰治理岷江,所以秦并六国,自蜀始都江堰渠首工程和灌区两大部分。渠首工程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1000米处,它是灌区的中枢保护面积231.5公顷。都江堰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选址科学,工程与地形条件配合巧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具有布局合理科学系统的完整性。渠首工程选在成都平原顶端,海拔726米,为全灌区制高点,它接纳了岷江上游丰富而稳定的水资源。渠首工程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组成,是一个分流引水、溢洪排沙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工程。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发挥的效益越来越大。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同时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都江堰与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比,其构思、设计、选址独具匠心,它是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人与自然紧密协合的伟大创举,中国乃至世界其任何古代水利工程都无与伦比。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1公里的二王庙内,于1992年4月1日建成开放。馆在二王庙东侧山麓,面积2900平方米,主建筑高18米,墙面用大理石、瓷砖贴成。二王庙494—498年)改祀李冰(称崇德庙;972年铸塑李二像,因父子二人相继被敕封为王清代建造二王庙,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布局,轴线多次转折,以大殿中心为祭祀、饮食、住宿的功能要求,从纵横两个方向组成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