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含解析.docx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 以我国近代报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表现。2.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教材整理1 “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实行改革。③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2)特点①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3)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1)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3)不缠足运动①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深度点拨] 近代中国西式服饰与传统服饰并行不悖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根基深厚和善于兼收并蓄的特点。教材整理2 报刊与电影1.表现(1)出现①报刊: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②电影:19世纪末电影传入我国。(2)发展领域时间表现报刊大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1872年《申报》创刊,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清末《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维新运动期间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以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电影1905年中国第一次自拍京剧短片《定军山》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2.作用(1)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2)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3)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材整理3 移风易俗1.原因(1)西方礼仪的传入和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2)中华民国的建立及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2.表现(1)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代之以鞠躬、握手。(2)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出现文明婚礼。(3)19世纪中期开始,丧葬礼仪走向文明、卫生、简洁。3.影响(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特点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深度点拨]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地域差异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变化比较大,主要是因为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这些地区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人们较开放,受封建思想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地方人员混杂,流动性特别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在广大的内地农村,由于闭塞与贫穷,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鸦片战争后,民间、政府的服饰改革兴起,中西合璧趋势出现;而“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则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2.19世纪,近代报刊和电影相继出现,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3.近代日常礼仪、婚葬礼仪变化则开始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简洁等文明精神。探究点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史 料解 读史料一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史料“华人争先购归”反映了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史料二 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注意结合史料出处“民国”“内务部”“剪除净尽”等信息理解。史料三 他们(先进知识分子)认为,传统婚姻的种种陋习“害国计、弱种族”,主张“欲革政治之命者,必先革家族之命”,提出实行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禁止一夫多妻等。——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抓住“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这一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提示】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到了什么影响?【提示】 政府政策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改革运动的影响。(3)史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提示】 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和活动,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史论拓展】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5章-第2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6章-第2节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6章-第3节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6章-第4节“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综合检测1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综合检测2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综合检测3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综合检测5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0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1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