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还是^五胡治华.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九讲 五胡乱华还是五胡治华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三、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东魏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方的三次统一 前秦的统一(376) 北魏的统一(439) 北周的统一(577) 北齐 北周 西魏 北魏 386—534 十六国 304—439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西凉 北燕 前凉 成汉 后秦 后凉 前秦 西秦 南凉 南燕 后燕 前燕 后赵 夏 北凉 汉·前赵 汉 賨 羌 氐 鲜卑 羯 匈奴 十 六 国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汉族建立的冉魏和鲜卑族建立的西燕、代不在十六国之列。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前秦(351-394) 的统一 符洪—符健—符生—符坚(338-385) 《晋书》卷一一三《符坚载记上》 “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并有王佐之才,为其羽翼”。 《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 “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前秦(351-394)的统一 370年,灭前燕。 373年,占益州。 376年,灭前凉、代国,统一北方。 “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 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 ——《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吐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期克捷之日,以帝(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大败,……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坚在位二十七年,因寿春之败,其国大乱。后二年,竟死于新平佛寺。 ——《晋书》卷一一四《符坚载记》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魏(386-534)的统一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内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武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田余庆 《拓跋史探》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魏(386-534)的统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3-452),先后灭匈奴族夏赫连氏(431年)、北燕冯氏(436年)、卢水胡北凉沮渠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与刘宋对峙,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450年,瓜步之战后,北方的实力已经压倒南方。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周(557-581)的统一 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572年杀权臣宇文护后亲政,建德六年(577)亲征北齐,攻破北齐都城邺城,俘北齐后主,统一北方。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 “胡汉杂糅”,就是胡制和汉制交织。 “胡汉分治”,就是对胡人和汉人的采用不同行政编制。 在十六国和北魏前期特点明显。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晋书》卷一○一《载记第一》: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置单于台于平阳西。 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 汉人:左、右司隶,下设43内史,各领一万户。 少数族:单于台下设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余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初,帝欲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自余之官,义皆类此,咸有比况。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