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四年级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与教学
小学语文四年级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与教学
半山实验小学 周德颖
?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占28%;四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占45%。从数据中显而易见,略读课文的比重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再次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学科性质”中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从以上的信息中,我开始重新思考对略读课文的价值取向,开始思考文本的“另一半”——语用价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在指导我们学员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实践的时候,告诫我们关注“基于阅读,面向写作”八个字。事实上,这正是对此理念的高度概括。在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去实践,朝着“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课”的目标靠近,而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对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上。
?
一、?????????? 依据文本特色
选入人教版四年级的略读课文精彩之处颇多,虽然单元整组是根据主题编排,但是名家之作在用词、构段、修辞、成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语用点的选择必须根据文本的特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发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引申、借鉴到学生的阅读及写作中。
?
1.????? 关注用词
“字”、“词”、“句”、“段”、“篇”,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四上第四课《火烧云》一课中,为了表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丰富多彩,作者使用了多种形式的表示颜色的词。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从用词的多样就可见一斑。要让学生发现这一点,感受这一点,运用这一点,即可将此作为本课的语用点之一。
首先,让学生画下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引导学生为这些词语分类,让学生发现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有“ABB”、“半……半……”、“事物名称+表示颜色的字”三种类型。适时进行词语的拓展,并尝试在写花展、霓虹灯等语境中运用不同类型的颜色词。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虽然不一定就能生根发芽,但是有意识地关注词语的丰富性,不断播种、浇水、施肥,相信总有种子会发芽的。
?
2.关注句式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学习生字词语的同时,学生就逐步学习运用常用的句式。到了小学中段,虽然句子的构成不会被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有些句式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段落的组成起到了“主轴”的作用,那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关注。
四上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有这样一段: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从……到……”的句式写出了大峡谷水的千姿百态,山的神来之笔,相同句式的两次反复更突显大峡谷山水变化之神奇,是很好的语用点。
再如这课中第一段引出大峡谷: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发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一个是……一个是……”的句式,不仅清楚地介绍了青藏高原的两个“世界之最”,以人们熟知的珠穆朗玛峰自然引出雅鲁藏布大峡谷,而且将这一“高”,一“深”的巨大反差呈现在读者面前,强烈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四上第十九课《秦兵马俑》中一段精彩的描写。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有的……好像……”句式的反复运用,将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刻画鲜明,将描写与联想的写作方法有机结合,真是精彩。
?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