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记》与黄老之学[精选]
《史记》与黄老之学 《史记》中,至晚在战国时期已有所谓“黄老之学”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 (《孟子荀卿列传》) 《史记》记载了黄老之学从战国至西汉时的传承谱系 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史记》中记载了黄老之学在西汉的兴衰(一) 1、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相国世家》) 2、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儒林列传》) 3、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田叔列传》) 《史记》中,黄老之学在西汉的兴衰(二) 4、《孝武本纪》 5、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伺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皆废。(《封禅书》) 6、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 ) 7、(邓公)其子章以修黄老言显于诸公间。(《袁盎晁错列传》 ) 《史记》中“黄老之学”的特点之一:“清静”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相国世家》) 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汲郑列传》) 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 (《陈丞相世家》) 《史记》中“黄老之学”的特点之二:与法家有密切关系又有很大不同 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老子韩非列传》) 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张释之冯唐列传》) 石奢、李离。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奉法循理。《循吏列传》) 因术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韩非子·定法》) 《史记》中“黄老之学”的特点之三: 以虚无为本 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太史公自序》) 孙叔敖高车(《循吏列传》) 汲黯之“便宜”(《汲郑列传》) 《史记》中“黄老之学”的特点之四:以因循为用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循吏列传》)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 (《太史公自序》) 盟津之会。牧野之战。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因其俗,简其礼。管仲论相。 (《齐太公世家》)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鲁周公世家》) 注意: “黄老之学”与道家的不同 道家往往与出世、隐逸有关。 黄老之学是道家、法家观念相结合,体现在“治道”中。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太史公自序》)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