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座最危险的毒物废城.doc
10座最危险的毒物废城
探访废弃城镇,需冒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要时刻警惕摇摇欲倒的危楼,要避开准备射杀入侵者的守卫――不单如此,某些废城还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这些可能来自化学和放射性元素,还可能来自生物武器。
西澳大利亚:惠特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惠特农因采矿业逐渐繁荣。那里的矿山蕴藏了丰富的青石棉资源。青石棉粉尘被矿工吸入体内,也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镇子。青石棉会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引发石棉肺和间皮瘤),在采矿时期,共有两万居民生活在惠特农,其中约有两千人死于跟石棉有关的疾病。政府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发出警告,但是惠特农的采矿活动仍未间断。政府在1978年终于出台政策着手干预,逐步减少城镇人口活动,并出资购买居民房产,鼓励他们搬出惠特农。到1993年时,邮局、护士站、学校和机场均已全部关闭。这个城镇的名字最终也从地图上消失了。
那么,现在的惠特农是什么样子呢?从西澳大利亚土地信息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含有青石棉的废矿从采矿场一直向下游延伸,总长度达到数公里。在过去若干年中,废矿一直受到水流侵蚀,青石棉也随之扩散开来,因此,政府不主张游客前往惠特农。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皮丘
出产铅、锌的采矿小镇皮丘位于焦油河地区,在1983年被确定为“超级基金污染场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皮丘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血液铅含量超标,可能引发神经认知问题。但这还不是最终促成皮丘居民大规模外迁的原因。200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采矿作业,皮丘的地面随时都可能发生地陷。有一名司机驾车掉入地陷产生的大坑,不幸身亡。这一悲剧事件促使联邦政府出资支援当地居民搬迁。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皮丘都不适合人类居住。小镇正在被逐步拆除。一旦清理工作完成,皮丘的土地所有权很可能会被转移给原住民夸保人――在采矿工人进驻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夸保人现在计划把这一区域变成湿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爱德里亚
新爱德里亚之所以会成为废城,并非因为环境问题。在新爱德里亚水银矿业公司于1972年倒闭之后,当地居民也很快离开此地。不过新爱德里亚和其他矿业城镇一样,都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水银径流和短纤石棉不断渗出本地的天然岩层。
2011年,美国环保局把这座标志性的毒物废城列为“超级基金污染场址”。《兰德?麦克纳利道路地图集》也发出警告,称新爱德里亚南部地区为“石棉危险区”。
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城:爱河
虽然爱河拥有一个漂亮的名字,但爱河事件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其影响延续至今。19世纪90年代,威廉?拉乌启动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尼亚加拉上下两大水系间挖一条运河――拉乌运河,人称“爱河”。他希望利用运河落差生产廉价电力,建设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美丽城市。但后来工程建设不了了之,爱河遂成为城市垃圾和化工废料的填埋场。但是爱河填埋场的管理很不完善。1953年时,胡克化学公司用泥土封住运河顶部,将之出售给尼亚加拉城。此时,这一地区已经被有毒物质高度污染。市政府在爱河填埋场上方建立了住宅区和学校。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环境保护局在报告中指出,爱河地区居民的流产率和出生缺陷比例超乎寻常,血液白细胞数量和染色体损伤率也出奇地高。研究者对一名死于肾脏疾病的儿童进行尸检,发现了与二?f英中毒类似的症状。美国政府最终决定疏散生活在爱河附近地区的800户居民,并提供经济补偿,然后用推土机铲平了他们的家园。爱河事件促成了美国《超级基金法案》的诞生,为环境污染物清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乌兹别克斯坦:凯图巴克
乌兹别克斯坦有一座名为沃兹罗日杰尼耶(意为“复兴岛”或者“复活岛”)的岛屿,小城凯图巴克就坐落在那里。复兴岛上曾经有一个生物武器测试基地,岛上有1500名定居于此的居民。该实验基地曾研制过炭疽疫苗,也研究过天花、腺鼠疫、布氏杆菌病和兔热病。1971年时,有10名岛上居民因此感染天花,其中3人死亡。1988年,实验室员工不顾1972年出台的生物武器禁令,草草掩埋了数吨原本储藏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炭疽孢子。实验基地于1992年宣告关闭,但那批炭疽孢子依然留在沃兹罗日杰尼耶。小城凯图巴克如今已是一片废墟。
2002年,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清理10处炭疽孢子掩埋地。但曾在岛上参与清理工作的微生物学家列皮奥什金在2003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岛上部分啮齿类动物可能已经接触了武器级瘟疫。因此岛上可能仍有漏网的炭疽,经由跳蚤在啮齿类动物间不断传播。
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里奥污染区
布里奥炼油厂位于德克萨斯州哈里斯县,在1982年布里奥炼油厂宣布破产之前,那里曾经拥有众多化工企业。未经处理的石油和工业废料被埋入土坑,随后渗入地下水,流往附近地区。污染物引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