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24讲寻觅社会的真谛.ppt

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24讲寻觅社会的真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政治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24讲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①②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③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 A 易错点2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提醒 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矫正训练2 (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依据在于(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A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错误;“中国制造2025”属于生产力,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D正确,B错误。 答案 D 易错点3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醒 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矫正训练3 (2011·浙江卷)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动荡,说明经济决定政治,①入选;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说明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的变化,②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错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易错点4 夸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提醒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矫正训练4 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从劳动的地位出发解释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入选;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④入选。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②排除;劳动群众不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夸大了人的能动性,排除③。 答案 B 本讲学考命题属于常考点,一是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近两年由冷考点转为常考点,主要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考查,重点关注有关改革的话题。人民群众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一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人民群众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运用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有关群众路线教育、民生政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例1】 (判断题)(2016·浙江9月选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解析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F 【例2】 (2016·新课标Ⅲ卷,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讴歌劳动者的原因在于劳动者的重要性,答案为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均与设问指向不符。 答案 B [训练题组] 1.(判断题)(2016·浙江4月学考)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 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双重性,其作用要具体分析,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答案 F 2.(2015·浙江卷,40)材料 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