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人们常说,人类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书籍,成功从读书开始。古往今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人士。成功,即获得预期的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梦想有所成就,而智能和才干是必不可少的,而二者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进,所以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讲求读书之道,高度重视知识的作用。天下才子必读书。纵览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都酷爱读书,用他们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恒学有成;唯有读书,才可成才。我国历史上,读书首先立志而终有建树者是不乏其例的。春秋战国时的孔子,只有“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才得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能随心所欲”,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正是因为拥有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才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先哲留下了后无来者的经典学说,才有苏轼、王安石、杜甫、李白这样的文坛奇人从芸芸学子中脱颖而出。苏秦曾为未知而刺股自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于说《诗》而扬名。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那些在自己工作范围里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不酷爱书的,没有几个是不重视读书的;凡是大有作为的、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藉,读书很多的人。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是得到毛泽东肯定较多的人。毛泽东尤其欣赏他的文采风骚。毛泽东评价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三国时候魏国的董遇,自幼家贫,无力上学,但他立志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人。他曾说:学习只怕不立志,立了志就不怕没有时间,我就是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的时间进行学习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据说他嗜书如命,学习非常用功。在后周时,任禁军最高统帅。一次,随周世宗柴荣出征淮南,私载重货好几车。有人怀疑他贪污金银财宝,向皇帝告发。世宗派人检查,发现车里装有数千卷书。赵匡胤之所以有勇有谋,知兵善断,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与他勤奋好学分不开的。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皇帝。做皇帝之后,仍坚持看书写字。一天,雷雨交加,赵匡胤正在伏案疾书,突然在书桌附近响起了一声惊雷,他依然不为所动,说:“吾案虽击,吾手终不为之改!”一时传为佳话。他不仅自己好读书,还劝大臣赵普等人读书,促进了宋朝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断断续续上过不到一年的学,他的学问主要靠刻苦自修。他读的书,大都是借来的。有时为借到书,用无偿打工作交换。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最终让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从小就爱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很快就能读出许多诗歌和故事。他年青时,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了,他刻苦自学了一年半之久,以校外生的身份参加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该大学的甲等毕业证。在沙皇政府的监狱里,列宁也没有忘记读书,他被关押14个月,就在监狱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据统计,仅在《列宁全集》中,他引用自己读过的书就有16000多种。在他逝世前几个月,在一篇文章中写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警世铭言。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志存高远。1910年秋,他在进步书籍的影响下,立志外出求学,在离家时改写了一首旧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在湖南省立一师学习的5年半时间里,经常和朋友们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不要追求个人名利,不要打升官发财的主义。在他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一生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他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才华?就是因为毛泽东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紧张的战争年代,也是手不释卷。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解放后,他日理万机,公务十分繁忙。然而他还是挤时间看书。二十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多达2000余种、5000余册。一部《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一部《红楼梦》他读了6遍,一部《二十四史》他读了一生。经史子集,文史哲科,天下学问无不涉猎。他一生不辍学习,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孜孜以求的读书生活伴随着他的一生。1981年我在中央央党校学习时,参观过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走进他的卧室,触目皆是书,书柜中、写字台上、床上摆放着很多书,最特别的是毛主席的那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