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鬼神观探微.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鬼神观探微.doc

孔子鬼神观探微   一、 神道设教: 从信仰到祭祀   周人在殷墟之上缔造新朝, 然文化仍与殷商一脉相承。殷商文化实为巫鬼文化, 商代离原始社会未远, 巫鬼之风浓厚, 鬼神世界是当时不容怀疑的存在。从现存甲骨卜辞看, 殷人的鬼神信仰与原始宗教并无本质区别, 卜辞中记载的祭祀之神几乎全是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陈梦家先生认为: “殷代的宗教, 还是相当原始的。”[1]551陈氏从现存殷商卜辞中勾勒出殷商时期的鬼神谱系: 甲、 天神, 包括上帝、 日、 东母、 西母、 云、 风、 雨、 雪等; 乙、 地示, 包括社、 四方、 四戈、 四巫、 山川等; 丙、 人鬼, 包括先王、 先公、 先妣、 诸子、 诸母、 旧臣等。[1]562在这谱系中, 人鬼为殷商巫鬼信仰中的大宗, 其中又以先人鬼灵为盛。周朝建立后, 殷商巫鬼信仰仍然盛行。一些论者认为周朝关注现实人生而扬弃殷商巫鬼遗风, 这种观点并不完全符合史实。周朝从巫鬼信仰转入关注现实人生,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转变, 此乃学界共识, 但应该注意到, 这种转变是缓慢的, 同时也是不彻底的。在孔子之前的思想家, 既重视现实人生, 也相信鬼神存在, 如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即有“天道远, 人道迩, 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 岂不或信?”[2]1395的惊世之论, 同时也喜欢谈神说鬼, 甚至行鬼神之事。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子产为安顿郑国大夫伯有和子孔被杀绝祀后鬼魂, 立他们的儿子以继祀。子产事后云: “鬼有所归, 乃不为厉, 吾为之归也。”[2]1292先秦时期, 人鬼非但不对立,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统一起来, 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墨子。墨子关注现实人生, 但也信仰鬼神, 认为鬼神无处不在地监察与惩戒人世。墨家学派的兴盛表明: 周代社会并没有抛弃殷商所遗存的巫鬼信仰。   孔子秉承周公的人文思想, “克己复礼”, 追寻上古三代的礼乐世界, 但他所面对的却是礼乐崩坏, 人伦失序, 巫鬼泛滥的社会。殷商人相信万物有灵, 鬼神无处不在, 因此鬼神对人世社会具有震摄作用, 而在周代, 随着人文思想的兴起与大众民智的开化, 鬼神对人的威胁作用逐渐减弱。孔子要重建社会秩序, 并让世人自觉遵循, 就需要重建鬼神谱系, 让其发挥震慑作用。《易·大观·彖传》云: “观天之神道, 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 而天下服矣。”孔颖达疏: “神道者, 微妙无方, 理不可知, 目不可见, 不知所以然而然, 谓之神道, 而四时之节气见矣。岂见人之所为, 不知从何而来邪?盖四时流行, 小有差忒, 故云观人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圣人以神道设教, 而天下服矣者, 此明圣人用此天之神道, 以观设教而天下服矣。人既不言而行, 不为而成, 圣人法则天之神道, 本身自行善, 垂化于人, 不假言语教戒, 不须威刑恐逼, 在下自然观化服从, 故云天下服矣。”[3]36孔子“神道设教”思想既继承了先哲思想, 也考虑了当时鬼神信仰普遍存在的现实。关于“神道设教”的深意, 孔子与弟子宰我言: “气也者, 神之盛也; 魄也者, 鬼之盛也。合鬼与神, 教之至也。……因物之精, 制为之极, 明命鬼神, 以为黔首则, 百众以畏万民以服。”[4]398东汉王充深谙“神道设教”之意, 指出: “圣人举事, 先定于义, 义已定立, 决以卜筮, 示不专己, 明与鬼神同意共指, 欲令众下信用小疑。”(《论衡·辨崇》)王充的认识是深刻的, 在鬼神问题上, 孔子的最终目的并非要人重新依附鬼神, 而是要借鬼神之力实现其德政理想。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第4期袁文春: 孔子鬼神观探微   在“神道设教”旨意之下, 孔子将鬼神归入儒学体系。殷商巫鬼甚炽, 《尚书·舜典》“湮于六宗”, 贾遴注: “天宗三, 日, 月, 星; 地宗三, 河, 海, 岱。”《国语·楚语》描述为“夫人作享, 家为巫史。”在庞杂的鬼神谱系中, 孔子强调人鬼一类, 人鬼本是商人所信奉的主要对象, 殷商卜辞中绝大多数的祭祀活动都关涉这类神灵。孔子本不太关注先验领域, 不语怪力乱神, 却非常关注祭祀所涉及的鬼神, 《论语》中言及鬼神之句大部分都与祭祀有关, 如: “子曰: 禹, 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 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 ‘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祀以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 祭祀对于礼教、 治道意义重大, “凡治之道, 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各种祭祀, 以祭祖为重, 因为“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