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云南土官袭职制度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云南土官袭职制度研究.doc

明代云南土官袭职制度研究   摘要:云南是明代土官的主要分布区。明代云南土官有选用和世袭两类。选用土官为汉人,世袭土官是土酋。土酋袭职的次序有父子、兄弟、妻子、女婿、叔侄,甚至得到明朝许可后头目也可以袭职。在云南土酋袭职方式的基础上,借鉴明代武职袭职程序,形成了云南土官袭职的基本程序,即应袭土官提出申请,头目保举,官员勘合,且应袭者符合年龄条件后可袭职。为避免争袭,应袭土官要接受儒学教育,在职土官要编制宗支图谱。云南土官赴京袭职,是明初形成的惯例。但路途遥远和土官贫富不均使正统时期出现纳粮就地勘合袭职。而勘合官员腐败等弊端,导致了嘉靖初年芒部、武定、寻甸等处土官叛乱。平定叛乱后,在总结弊端的基础上,嘉靖九年(1530)制定《土官袭职条例》。此后加强对土官的约束,每三年考核一次,通过考核才能连任,对违法乱纪、不服从勘合的土官实行改流。随着嘉靖时期灾荒增多、财政不足,嘉靖十五年(1536)开始实行纳粮折银袭职。而勘合官员索贿、不作为等行为影响了三宣六慰地区土官对明朝的向背,隆庆至万历初年木邦、陇川、潞江、蛮莫等土官叛附缅甸。为增强明朝对土官的凝聚力,万历初年放宽土官袭职条件,不纳粮也可以就地勘合袭职。   关键词:明朝;云南;土司制度;土官袭职;吏治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089-10   关于土官、土司关系的辨析,已有大量论著论及①。本文不再赘言,但有必要界定本文所用的概念。本文赞同土官与土司是不同的概念②,认为土司是地方统治制度,也是地方政权机构,它与府、州、县相对应,包括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而土官是职官,是土司制度地区政权机构的土职官员的统称,它与流官相对应,包括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长官司长官等。因此,本文使用“土官袭职”一词指称土官职务的更替,仍使用“土司制度”一词指称以土官统辖某地的统治制度,并使用“土司地区”一词指称实行土司制度的地区。   争夺土官职位,是影响明代土司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就得到佘贻泽的关注,他认为明代土官承袭无明确规定,争袭导致明代土司制度最为紊乱,③但并未探究导致争袭的原因。20世纪后期以吴永章为代表的研究涉及土官承袭,认为管理土官承袭是明朝控制土司地区的方式之一④,也有论文归纳明代土官承袭的类别和特点⑤,但均一概明朝而论,缺少对不同时期调整袭职方式的关注。实际上,以云南而言,土官职位争夺、土官袭职拖延都有其原因,而且调整土官袭职方式也有章可循,明朝管理土官袭职,还有“固藩篱,保门户”的意义[明]章潢撰《图书编六则》,《云南备征志》本,卷七,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第488页;[明]刘文征撰,古永继点校,《滇志》,卷二十二,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48-749页;[清]康熙《永昌府志》,卷二十五,云南省图书馆藏本。。因此有必要研究土官争夺职位、袭职拖延的原因、后果及其反映的问题、明朝处理这些问题的措施。本文拟梳理明代云南土官袭职制度,借此加深对明代土官袭职制度的认识,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明代云南土官概况   (一)云南土官的来源   云南是明代土官的主要分布区。《南中杂说》载:“明朝旧制,两迤列郡二十有一,然流官分治不过云南、大理、曲靖、临安、楚雄、澄江而已,余皆土司归命。”[清]刘崑撰《南中杂说》,丛书集成新编第094册,第567页下。这基本上反映了明代云南土流官员的基本情况,但实际情况比这还更复杂。方孔炤《全边略记》列举了云南所辖土官包括知府10人、知州17人、知县6人、府同知2人、知事1人、经历1人、州同知8人、州判3人、县丞6人、主簿3人、州吏目1人、盐井副使2人、驿丞12人、巡检25人、宣慰使7人、宣抚使3人、安抚使3人、长官司长官23人,还有25处被改流的土官。[明]方孔炤撰《全边略记》,卷七,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1册,第229页。   云南土官有选用和世袭两类。选用的土官为汉人,世袭的土官是土酋。《新纂云南通志·7》,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60页。明朝刚控制云南,就“即其渠帅而用之”,承认元代土酋的地位,赐予冠带,给以诰敕,使任本州知州等官。《太祖洪武实录》卷一百四十三;[明]谈迁撰《国榷》卷七,中华书局,1956年,第615页;[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卷七,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册,第125页上;[明]陈建撰,岳元声订《皇明资治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2册,第138页上。实际上,其中有些不是土酋,而是流寓当地,为众所服的汉人。洪武十七年(1384)的一份奏疏汇报了这种情况。奏疏说,云南“所属大小土官有世袭者,有选用者……世袭者世居本土,素有储蓄,不资俸禄,养廉可也;选用者多因流寓本土,为众所服,故一时用之,非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